《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时间: 2025-01-01 11:51:39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作者: 苏轼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白话文翻译:

在正月二十日的寒冷春日,我没有出门,不知道江边的柳树已经在微风中摇曳。稍微能听到冰雪融化的水流声,溪水清澈,映出没有烧过的痕迹。几亩荒废的园子让我暂时停留,留着半瓶浑浊的酒,期待与你共饮。回想去年今日的关山路上,细雨中梅花凋零,正让我感到无尽的惆怅。


注释:

  • 十日春寒:指的是正月初十,天气依然寒冷。
  • 江柳已摇村:江边的柳树在春风中摇曳,暗示春意已至。
  • 决决:形容水流声清脆的样子。
  • 没烧痕:指的是水面上没有烧过的痕迹,象征着清澈与自然的美。
  • 数亩荒园:指作者所处的环境,虽然荒废,但却充满人情味。
  • 断魂:形容悲伤的心情,意指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广泛,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被贬谪期间,他在孤寂的环境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同时也对往昔的怀念与思念交织,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歌鉴赏:

本诗描绘了一个春寒的场景,透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的“十日春寒不出门”,虽然身处寒冷,却无法抵挡春天的气息,诗人以此开篇,引发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的感悟。接着“江柳已摇村”则描绘了春天的气息,柳树的摇曳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稍闻决决流冰谷”一句,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氛围,水流声清脆,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去年今日的情景,细雨梅花的意象,暗示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事的哲思,表现了苏轼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日春寒不出门:反映了诗人因天气寒冷而未能外出,暗示着内心的孤寂。
  • 不知江柳已摇村:通过江柳的摇曳,展现春天的到来,象征生机与希望。
  • 稍闻决决流冰谷:形象地描绘水流声,传达出春水初融的景象。
  • 尽放青青没烧痕:强调水流清澈,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美好。
  • 数亩荒园留我住:自述的环境是荒凉的,但仍能寄托诗人的情感。
  • 半瓶浊酒待君温:表达等待友人共饮的期待,增添了一丝温情。
  • 去年今日关山路:回忆起过去的旅途,唤起了对往昔的思念。
  • 细雨梅花正断魂:细雨与梅花意象结合,表达了浓浓的惆怅与思念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寒与人心的孤寂相联系,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柳树摇曳,似乎在诉说春的故事。
  • 对仗:诗中上下句的对仗,使得整首诗更加工整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过去的怀念,展现了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感悟,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寒:象征着时光的流转与季节的交替,传达出一种清冷的情绪。
  • 江柳:生机与希望的象征,暗示春天的到来。
  • 流冰谷:水流象征生命的力量与流动,表现出自然的美。
  • 荒园:代表着诗人的内心世界,虽然荒凉却充满情感。
  • 浊酒:象征着人情的温暖与友情的期盼。
  • 梅花:象征着孤独与思念,细雨梅花的意象更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苏轼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江柳”是用来象征什么的?

    • A. 孤独
    • B. 生机与希望
    • C. 伤痛
    • D. 旅行
  3. “去年今日关山路”中的“关山”代表什么?

    • A. 障碍与困难
    • B. 旅途与记忆
    • C. 友情与温暖
    • D. 自然与生命

答案:

  1. C. 苏轼
  2. B. 生机与希望
  3. B. 旅途与记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描写春天的景象与战乱中的忧伤。
  • 《梅花》(王安石):表现梅花的坚韧与清香,体现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本诗在情感上都表达了思念,但前者更直接,后者则更含蓄与细腻。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表达情感时所采用的不同手法和意象,丰富了诗词的表现力和深度。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