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暮雨》

时间: 2025-01-17 10:24:32

禾穟轻黄尚浅青,村舂已报隔林声。

忽惊暮色翻成晓,仰见双虹雨外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禾穗轻黄尚浅青,村舂已报隔林声。
忽惊暮色翻成晓,仰见双虹雨外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的田野景象。稻穗开始泛黄,但仍然有些青涩,村子里传来碾米的声音,打破了宁静的氛围。突然之间,天色暗了下来,仿佛夜晚要来临,然而我抬头却看见了雨后的双虹,映衬在明朗的天空中。

注释

  • 禾穗:稻谷的穗,指成熟的稻子。
  • 轻黄:形容稻穗颜色变黄但尚未完全成熟。
  • 浅青:指稻子仍带有青色,未完全成熟。
  • 村舂:村庄里碾米的声音。
  • 隔林声:指声音从树林那边传来。
  • 忽惊:突然感到惊讶。
  • 暮色:黄昏的天空。
  • 翻成晓:指天色转变,似乎又是清晨。
  • 双虹:雨后的双道彩虹,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 雨外明:雨后天空清晰明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郎,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常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乡村生活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初秋暮雨》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农田收成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初秋的田野景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珍惜。

诗歌鉴赏

《初秋暮雨》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初秋时节的田园景象,诗的开头描绘了禾穗的颜色变化,表现出生机与丰收的气息。禾穗“轻黄尚浅青”,既体现了稻谷的成熟,又暗示着季节的变迁,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渐浓。接着,诗人提到“村舂已报隔林声”,通过村庄的碾米声,营造出了一种生活气息,体现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

后来,诗中“忽惊暮色翻成晓”的描写,即使天色渐暗,却又仿佛在迎接新的一天,表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期待。最后,双虹的出现象征着希望与美好,雨后的明亮天空则反映出一种乐观的情绪。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禾穗轻黄尚浅青:描绘出稻田的色彩,表现出丰收的喜悦。
  2. 村舂已报隔林声:村庄的碾米声传来,展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
  3. 忽惊暮色翻成晓:突如其来的天色变化,表现出时间流逝的无常。
  4. 仰见双虹雨外明:双虹的出现象征着希望,雨后的明亮天空展现出一种美好的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禾穗的颜色比喻收成的时节。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类情感,让景色更具有生命力。
  • 对仗:如“暮色翻成晓”,形成鲜明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初秋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体现出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禾穗:象征着丰收和希望。
  • 村舂:代表农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 双虹: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禾穗”颜色是什么?

    • A. 纯黄
    • B. 深青
    • C. 轻黄尚浅青
    • D. 深黄
  2. “村舂已报隔林声”中“村舂”指的是什么?

    • A. 村庄的钟声
    • B. 村庄的碾米声
    • C. 村庄的鸡鸣声
    • D. 村庄的水声
  3. 诗中提到的双虹象征什么?

    • A. 希望
    • B. 失落
    • C. 厄运
    • D. 悲伤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同样描绘了田园生活,但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宁静与哲学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山水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情感基调与《初秋暮雨》相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