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洞庭湖候风》

时间: 2025-01-19 20:46:15

南梦帆低北梦高。

篙师三暮复三朝。

柳毅祠前风浪紧。

遥问。

峨眉晴雪几峰销。

除却青天何所见。

山远。

渔灯凫栅总迢迢。

冷浸无声光碎叠。

明月。

隔船横笛可怜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定风波 洞庭湖候风
作者: 李良年 〔清代〕

南梦帆低北梦高。
篙师三暮复三朝。
柳毅祠前风浪紧。
遥问。峨眉晴雪几峰销。
除却青天何所见。
山远。渔灯凫栅总迢迢。
冷浸无声光碎叠。
明月。隔船横笛可怜宵。

白话文翻译:

在南方的梦中,帆船低低地挂着;而在北方的梦中,帆船却高高扬起。
船工经过三夜又三天的劳作。
在柳毅祠前,风浪翻滚得很紧。
我遥远地询问:峨眉山上晴天的雪,融化了多少峰峦?
除了青天之外,还有什么可见?
远山如黛,渔灯和水鸟的栅栏都显得遥远而模糊。
在冷冷的水中,月光无声地碎成一片片。
明亮的月光下,隔着船只传来的笛声,令人感到夜晚的可怜与凄凉。

注释:

  • 南梦帆低北梦高:指在不同的梦境中,帆的高度各异,象征着不同的愿景或境遇。
  • 篙师:指划船的工人。
  • 柳毅祠:传说中柳毅为报恩而建的祠堂,诗中象征着风浪的艰险。
  • 峨眉:指峨眉山,著名的山脉,常与雪景相联系。
  • 渔灯:渔民在夜间打鱼时点的灯,象征着孤独的生活。

典故解析:

  • 柳毅祠:源自《柳毅传书》的故事,柳毅为了报恩而建祠,象征着忠诚和思念。
  • 峨眉晴雪:峨眉山常作为诗词中的意象,用于描绘美景和高洁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良年,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常常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生活的困扰之际,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内心的纷乱与宁静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开头的“南梦帆低北梦高”引发了对人生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思索,诗人以帆船的高低隐喻人生的起伏与不易。接着,诗人提到“篙师三暮复三朝”,这不仅描绘了航行的艰辛,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经历的积累。在“柳毅祠前风浪紧”中,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的变化结合,展现出内心的不安与对未来的期待。

“峨眉晴雪几峰销”的提问,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中的“除却青天何所见”则传达了一种孤独,有一种“无处可去”的感受。而后面的“渔灯凫栅总迢迢”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遥远与无助的氛围,给人一种身处孤舟之中的感觉。最后,诗人在“明月”与“横笛”的描绘中,既有对美好夜晚的珍惜,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哲学思考,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和情感的细腻之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梦帆低北梦高:通过对比,表达出不同心境的差异。
  • 篙师三暮复三朝:时间的流逝,带来了不同的经历与感受。
  • 柳毅祠前风浪紧:强调了自然环境的严酷与变化。
  • 遥问。峨眉晴雪几峰销:提问的方式增加了诗的哲理思考。
  • 除却青天何所见:表达一种孤独与无奈。
  • 山远。渔灯凫栅总迢迢:描绘远方,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 冷浸无声光碎叠:通过意象描绘出月光的细腻与冷清。
  • 明月。隔船横笛可怜宵:结束时的笛声给人以伤感,突出孤独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南梦帆低北梦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诗句更具节奏感。
  • 意象:如“明月”“渔灯”等,通过意象传达情感和氛围。
  • 拟人:如“冷浸无声”,使得描述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探讨人生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在自然环境中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理想与追求。
  • :象征柔情与思念。
  • :象征纯洁与短暂。
  • :象征希望与孤独。
  • :象征美好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南梦帆低北梦高”中的“帆”象征什么?

    • A. 理想
    • B. 现实
    • C. 时间
    • D. 自然
  2. 诗中提到的“柳毅祠”与哪个故事有关?

    • A. 白蛇传
    • B. 柳毅传书
    • C. 西游记
    • D. 红楼梦
  3. “明月。隔船横笛可怜宵”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快
    • B. 孤独
    • C. 愤怒
    • D. 安详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江上渔者》(张志和)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定风波》都通过月亮表达了思乡与孤独的情感,但李白的更直接,而李良年的则更加细腻、富有哲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