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清老挽词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9 20:52:08

生涯真断梗,身世委虚舟。

直欲超千劫,都将付一沤。

纵横无滞碍,游戏任沈浮。

报尽随缘去,聊从一笑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俞清老挽词二首 其一
生涯真断梗,身世委虚舟。
直欲超千劫,都将付一沤。
纵横无滞碍,游戏任沈浮。
报尽随缘去,聊从一笑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的开头提到人生的困扰如同被断开的梗,身世则如同一只虚无的船,漂浮不定。诗人希望超越千劫,但最终也只能归于一杯浊酒的随意。纵然经历的波折和阻碍都已无所谓,任凭命运的起伏,最终选择随缘而去,轻松一笑。

注释

  • 生涯:指人生经历。
  • 断梗:比喻人生中的困扰和阻碍。
  • 虚舟:比喻无根无据的存在,象征漂浮不定的生活。
  • 千劫:形容经历无数的磨难。
  • 付一沤:比喻将一切随意放下,归于简单。
  • 纵横:形容自由自在地生活。
  • 沈浮:比喻生活的起伏变化。
  • 随缘:顺应事物的发展,不强求。
  • 一笑休:以笑对待生活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仪(约1084年-约1150年),字梦阮,号青山,南宋初期词人,所作词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事情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晚年,面对人生的种种困扰与无常,诗人通过自我反思和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一种超脱和随缘的态度。时代背景上,南宋时期政治动荡,民生困苦,诗人通过此诗传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李之仪的《俞清老挽词二首 其一》通过简练的语言、清晰的意象,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哲理。首句“生涯真断梗”将人生的困扰和磨难比作断裂的梗,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身世委虚舟”则将身世比作漂浮的船,突显了人生的无根性和漂泊感。在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时,诗人希望能够超越千劫,但最终却选择将一切归于随意的“付一沤”,这表现了他对生活的释然态度。

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一种自由的状态,诗人纵横于生活的起伏之间,选择以“游戏任沈浮”的态度来面对。最后一句“聊从一笑休”更是点明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与洒脱,表达了他愿意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起伏与变迁。整首诗在哲理中渗透着深情,不仅仅是对人生的反思,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生涯真断梗:人生经历中断裂的痛苦。
  2. 身世委虚舟:身世如同没有依靠的船,漂浮不定。
  3. 直欲超千劫:渴望超越无数的磨难。
  4. 都将付一沤:最终归于随意的态度。
  5. 纵横无滞碍:生活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6. 游戏任沈浮:任凭生活的起伏变化,随遇而安。
  7. 报尽随缘去:对待人生的态度是随缘而行。
  8. 聊从一笑休:以轻松的心态面对一切,笑对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断梗”和“虚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纵横无滞碍,游戏任沈浮”,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超千劫”,强调了人生的磨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与自在洒脱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困扰时,能够以一种超然的心态来应对,随缘而去,笑对人生。

意象分析

  • 断梗:象征人生的阻碍与困扰。
  • 虚舟:象征漂泊不定的命运。
  • 千劫:象征人生的种种磨难。
  • :象征随意与自在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陶渊明
    • B. 李之仪
    • C. 杜甫
  2. “生涯真断梗”中的“断梗”指的是?

    • A. 生活的快乐
    • B. 人生的困扰
    • C. 人际关系
  3. 诗中提到的“虚舟”象征什么?

    • A. 追求目标
    • B. 漂浮不定的生活
    • C. 安稳的家园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李白《将进酒》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之仪陶渊明:两位诗人在面对人生的态度上有相似之处,陶渊明更倾向于归隐田园的宁静,而李之仪则在世事纷扰中寻求一种超然的心态。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词人研究》
  • 《李之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