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下鸡鸣山诸滩,望柯山不见三首
地近莲花江渐深,一滩一过快人心。
贪看下水船如箭,失却柯山无处寻。
白话文翻译:
在鸡鸣山附近的滩涂,俯瞰柯山却看不见。
莲花江的水渐渐变深,每经过一滩心情便愈发舒畅。
我贪看水面上行驶的船只如同箭一样飞快,
因此失去了对柯山的追寻,无处可找。
注释:
- 鸡鸣山:山名,位于江西。
- 柯山:另一座山名,作者在此望向的对象。
- 莲花江:水流的名称,可能指的是某条具体的江河。
- 滩:水边的浅滩,常有小船经过。
- 失却:失去,不能看到。
- 快人心:形容心情愉悦。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山水意象体现了自然景观在古代诗词中的重要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代表了“江西诗派”的风格,以其清新自然、生活气息浓厚的诗歌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杨万里的游历中,表现了他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宁静与和谐。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鸡鸣山附近的滩涂与柯山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首句“地近莲花江渐深”,以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江水与滩涂的关系,表现出水位的变化让环境显得更加生动。接着,诗人用“贪看”二字,表达了对船只行驶速度的赞叹,体现了他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惜。然而,随着对水面船只的沉迷,诗人却“失却柯山无处寻”,这句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美好时,往往会忽略身边更重要的事物,形成一种幽深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似乎在提醒读者要关注身边的美,而不仅仅是眼前的追求。这种矛盾的情感,使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层次和思考的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地近莲花江渐深”:描述距离莲花江近,水逐渐加深的情景,暗示了自然环境的变化。
- “一滩一过快人心”:每经过一处滩涂,心情随之愉悦,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贪看下水船如箭”:船的速度让人眼前一亮,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动态美的欣赏。
- “失却柯山无处寻”:因过于沉迷于水面,反而失去了对柯山的关注,形成一种失落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船只比作箭,生动地表现出船行的迅速。
- 对仗:诗句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性,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赞美与反思,提醒人们在追求生活的美好时,不要忽略身边更重要的存在。
意象分析:
- 莲花江: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平静。
- 船:代表着生活的快节奏与流动。
- 柯山:象征着一种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了哪两座山?
- A. 鸡鸣山和柯山
- B. 梁山和青山
- C. 望山和莲花山
-
“贪看下水船如箭”中的“箭”比喻指什么?
- A. 船的速度
- B. 水流的急促
- C. 风的强劲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与杨万里的作品相比,杜甫的《春望》也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情感,但更多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悲伤。两者皆以自然为载体,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