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六首 其五》
时间: 2024-09-19 20:52: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瑶妃怨独。问楚天暮雨,谁会芳躅。今夕凄凉,可许温存,飞近睡里蛾绿。梨云不隔春江水,但莫遣翠禽啼足。怕黄昏一半迷离,照与画屏银烛。谁省佳期早误,酒醒思往事,心上羞触。帘也垂垂,灯也凉凉,人也深深金屋。红珠斗帐红蕤枕,想修到鸳鸯秾福。奈者遭瘦了文园,冷绝晓仙难续。
白话文翻译
瑶妃孤独地感到怨恨,问苍天楚地的夜雨,谁能理解我芳香的足迹。今夜的凄凉,是否能赐予我一丝温暖,飞入梦中绿虫的身旁。梨花的云朵并不隔绝春江的水流,只希望不要让翠鸟啼鸣得过于悲切。担心黄昏时分的迷离,会照亮画屏上的银烛。谁能回想起那美好的时光早已错过,酒醒时思念往事,心中感到羞愧。帘子轻垂,灯火微凉,人在金屋深处。红珠斗帐和红蕤枕,希望能修成鸳鸯的幸福。奈何在此遭遇了瘦弱的文园,清晨的仙子难以再续前缘。
注释
- 瑶妃:指古代传说中的美丽女子,象征孤独与怨恨。
- 楚天:指楚地的天空,在古代常用来形容南方的景象。
- 芳躅:指芳香的足迹。
- 蛾绿:比喻轻盈的梦境。
- 梨云:梨花的云朵,意象柔美。
- 翠禽:指鸟类,这里暗指悲鸣声。
- 佳期:美好的时光。
- 金屋:象征富贵和温暖的住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蒋敦复(1820-1897),字仲明,号朴斋,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其诗风清丽,情感真挚,善于描绘细腻的心理与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心中有诸多感慨。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孤独的感受。
诗歌鉴赏
《疏影六首 其五》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孤独与爱情的深刻思考。诗开头以“瑶妃怨独”引入,立即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描绘楚天的暮雨,传达对失去的美好时光的追忆,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惆怅。在“今夕凄凉”中,诗人希望能在梦中寻找到一丝温暖,这种渴望既反映了对爱情的向往,又透露出深深的失落感。
诗中“梨云不隔春江水”一句,巧妙运用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无形的隔阂与思念。诗人希望在春江水面上能找到彼此的联系,但“翠禽啼足”的悲鸣声又让人感到更多的无奈与伤感。整首诗在细腻的意象中交织着对美好爱情的追忆与现实的失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最后,诗人在金屋的描写中,透出一丝温暖的希望,然而现实的冷漠与孤独又让这种希望显得微弱而脆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孤独生活的深切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瑶妃怨独:开篇点明主题,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 问楚天暮雨,谁会芳躅:以问句引入,强调孤独的无助。
- 今夕凄凉,可许温存:渴望在此凄凉的夜晚得到温存。
- 飞近睡里蛾绿:用轻巧的意象表达对梦境的渴望。
- 梨云不隔春江水:自然意象表现思念的无形隔阂。
- 但莫遣翠禽啼足:希望不要有悲凉的声音打破宁静。
- 怕黄昏一半迷离:黄昏的迷离与失落的感受。
- 照与画屏银烛:描绘画面,增加了诗的视觉效果。
- 谁省佳期早误:感叹美好时光的错过。
- 酒醒思往事,心上羞触:酒醒后对往事的回忆与羞愧。
- 帘也垂垂,灯也凉凉: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 人也深深金屋:强调孤独感,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 红珠斗帐红蕤枕:细腻的描写,增添了生活的细节。
- 想修到鸳鸯秾福:渴望美好的爱情与幸福。
- 奈者遭瘦了文园: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
- 冷绝晓仙难续:对美好情感的难以重温与续写的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意境。
- 拟人:通过“翠禽啼足”赋予鸟类情感,使情感更为生动。
- 对仗:如“帘也垂垂,灯也凉凉”,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过往爱情的追忆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自然意象的结合,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瑶妃:孤独与美丽的象征。
- 楚天:代表遥远与思念。
- 蛾绿:象征梦境与轻盈。
- 翠禽:悲鸣与失落的象征。
- 金屋:象征富贵与孤独。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瑶妃”象征什么?
- A. 孤独与怨恨
- B. 富贵与幸福
- C. 自然与和谐
-
诗人对“春江水”的描写意在表达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思念与隔阂
- C. 对未来的希望
-
诗中的“酒醒思往事”反映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与满足
- B. 伤感与怀念
- C. 无忧无虑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清照《如梦令》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蒋敦复的《疏影六首 其五》更加注重内心的孤独感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爱情的怀念与追求。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意象传达情感,但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