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黄鹤楼成》

时间: 2025-01-04 10:38:04

鹤楼重建镇江东,画栋依然插碧空。

玉笛《梅花》新夜月,金沙芳草旧春风。

乘云羽客名还在,卖酒人家姓不同。

此日登临舒醉眼,烟波淡荡夕阳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修黄鹤楼成

鹤楼重建镇江东,
画栋依然插碧空。
玉笛梅花新夜月,
金沙芳草旧春风。
乘云羽客名还在,
卖酒人家姓不同。
此日登临舒醉眼,
烟波淡荡夕阳中。


白话文翻译:

黄鹤楼在镇江东边重新修建,画栋依旧高插入碧蓝的天空。夜晚的新月下,玉笛声伴着梅花的香气,旧日的春风却依然吹拂着金沙滩的芳草。乘云而来的羽客们的名字仍然在,而卖酒的人家却已姓不同。今天我在这里登高望远,喝酒时舒展醉眼,眼前的烟波轻盈,映照着夕阳的余晖。


注释:

  • 重建:再次修建,表明黄鹤楼在历史的岁月中经历了重修。
  • 画栋:指楼阁的装饰性结构,表现了楼阁的美丽和雄伟。
  • 玉笛:形容笛子如玉般美丽,代表音乐的优雅。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常与寒冬相联系。
  • 乘云羽客:指的是神仙般的客人,寓意高远的理想或志向。
  • 卖酒人家:指的是卖酒的商家,暗示社会的变迁。
  • 烟波淡荡:描绘了江面上烟雾缭绕,波光粼粼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阀(清代),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常有抒情之作。

创作背景:重修黄鹤楼的缘起是因为历史上黄鹤楼多次遭受毁坏,此次重建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古建筑的赞美与对历史的感慨。


诗歌鉴赏:

《重修黄鹤楼成》通过描绘重新修建的黄鹤楼,展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诗人在开篇便将重建的鹤楼与蓝天相结合,构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夜晚的新月和梅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传达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在结构上,诗歌采用对仗工整的形式,使得上下句之间形成了和谐的呼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后半部分提到的“乘云羽客”与“卖酒人家”,则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人情的冷暖,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一句“烟波淡荡夕阳中”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此时此刻的心境:一方面是对景色的陶醉,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历史的深思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兼具自然美与人文情感,使得读者在欣赏景色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鹤楼重建镇江东:黄鹤楼在镇江东边重新修建,设置了地理背景。
  2. 画栋依然插碧空:修建后楼阁依然高耸入云,表现出其不变的雄伟气势。
  3. 玉笛梅花新夜月:描绘夜晚的美景,音乐与花香交织,营造出浪漫气氛。
  4. 金沙芳草旧春风:景物虽旧,但春天的气息依旧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5. 乘云羽客名还在:历史的名人依然为人所知,体现对文化的怀念。
  6. 卖酒人家姓不同:社会变迁,酒家的姓氏已不再,反映了人事的无常。
  7. 此日登临舒醉眼:诗人此时登楼,放松心情,享受美好时光。
  8. 烟波淡荡夕阳中:最后的景象描绘,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悠远的感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笛”比喻优美的音乐,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上下句对称工整,增添了韵律感。
  • 意象:通过“鹤楼”、“梅花”、“夕阳”等意象,表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在重修黄鹤楼时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对现实变化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分析:

  • 鹤楼: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积淀。
  • 梅花:代表坚韧与高洁的品格,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夕阳: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重建”的意思是?

    • A. 重新修建
    • B. 彻底摧毁
    • C. 迁移
    • D. 改建
  2. “玉笛梅花新夜月”中的“玉笛”指的是?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花
    • C. 一种饮品
    • D. 一种建筑
  3.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自然风光
    • B. 历史文化的流逝
    • C. 人际关系
    • D. 城市的繁华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 《登高》 杜甫
  • 《月下独酌》 李白

诗词对比

  • 魏阀的《重修黄鹤楼成》与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都是以黄鹤楼为题材,但魏阀更注重对历史的反思与文化的延续,而李白则强调友情与离别之情,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诗词鉴赏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