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甫西上》
时间: 2025-01-17 09:14: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强甫西上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平进差贤似躁求,
乃翁岂不为儿谋。
今寒畯士难京秩,
古子男邦亦小侯。
翘馆讵宜频造请,
孤山虽好勿淹留。
谁言此老心如铁,
临别无端作许愁。
白话文翻译:
诗中表达了对人事的感慨。诗人认为求贤若渴的心情是急躁的,难道父亲不为儿子着想吗?当今寒士难以在京城立足,而古代的儿子们即使身处小国也能做侯。频繁地去翘馆(酒楼)造访并不合适,孤山虽然美好却不应久留。谁说我这把年纪心如铁石,临别时却没有理由感到愁苦呢?
注释:
- 平进差贤:平进指官职正常晋升,差贤指求贤若渴。这里形容当时求贤的情况急躁。
- 乃翁:指的是他的父辈,即父亲。
- 寒畯士:指志向高远却困窘的士人。
- 京秩:指在京城的官职。
- 古子男邦:古代的儿子,指的是有地位的人。
- 翘馆:酒楼或客栈。
- 孤山:指孤山,可能是指一种理想的归隐之地。
- 心如铁:形容内心坚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季真,号秋水,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刚健豪放,常有深刻的社会感悟。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求官的艰难与艰苦生存的现实交织在一起,刘克庄以此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强甫西上》是一首充满了历史感与人情味的诗。诗人在诗中通过对个人及社会现状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开头两句直接切入主题,探讨了求贤的急迫与父辈的苦心,意在揭示士人们的艰难处境。接下来的句子更是展示了古今士人的对比,表达了对当下寒士的同情。
其中“孤山虽好勿淹留”一语,令人联想到隐士的生活,诗人似乎在劝诫自己及他人,不要沉迷于表面的美好而忘却了现实的责任。而最后两句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以“心如铁”自嘲,用一种坚定的态度去面对即将的离别,却又因无端的愁苦感到心中难以释怀的复杂情感。整首诗在思考与感悟中交织,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敏锐的观察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平进差贤似躁求:急切求贤的心态还不如正常的升迁。
- 乃翁岂不为儿谋:难道父亲不为儿子考虑吗?
- 今寒畯士难京秩:如今冷门的士人难以在京城获得官职。
- 古子男邦亦小侯:古代的子弟即使在小国也能当上侯。
- 翘馆讵宜频造请:酒楼频繁造访未必合适。
- 孤山虽好勿淹留:孤山虽美好,但不应久留。
- 谁言此老心如铁:谁说我这把年纪心如铁石。
- 临别无端作许愁:临别时却无缘由地感到忧愁。
-
修辞手法: 诗中用到了对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现实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对比古今士人处境,表达了对当下社会氛围的不满。
意象分析:
- 孤山:象征着理想与宁静,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寒士:代表着困境中的士人,象征着社会的底层人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寒士”指的是: A. 富贵之人
B. 志向高远却困窘的人
C. 隐士 -
诗中“孤山虽好勿淹留”表达了什么思想? A. 应该一直待在孤山
B. 不应沉迷于美好而忘却现实
C. 孤山是最好的地方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刘克庄的《强甫西上》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与社会的现实困境,而杜甫则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关怀与忧虑。两者在主题上虽有相似之处,但风格与情感基调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词典》
- 《古典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