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十首》

时间: 2024-09-19 22:10:00

诸公衮衮一番新,留得山林着放臣。

鞍破马移它厩去,巢空燕觉主家贫。

甥陪棋局何须客,儿举篮舆不觅人。

膜外浮荣酒中趣,看来二者孰关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杂兴十首》
作者:刘克庄

诸公衮衮一番新,留得山林着放臣。
鞍破马移它厩去,巢空燕觉主家贫。
甥陪棋局何须客,儿举篮舆不觅人。
膜外浮荣酒中趣,看来二者孰关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诗人看到众多朋友齐聚一堂,讨论新事物,留下了在山林中闲适的人。破损的鞍子和迁移的马表明了生活的困顿,而空荡荡的燕巢则让人感受到主人的贫困。甥儿陪着下棋,根本不需要外人来打扰,而孩子提着篮子却不见人影。诗人反思,外表的光鲜和酒中的乐趣,究竟哪一个与自己的生活更有关系?

注释:

  • 衮衮:形容众多、融洽的样子。
  • 放臣:指在山林中安闲的臣子。
  • 鞍破马移:比喻破旧的马鞍和迁走的马,象征生活的困苦。
  • 巢空燕觉:燕子空巢,暗示主人家境的贫困。
  • :指侄子,陪伴在身边。
  • 篮舆:用篮子装载的舆具,表示寻找的人。
  • 膜外浮荣:表面上的光荣和享乐。
  • 酒中趣:饮酒所带来的乐趣。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燕子空巢”常用于描述家庭的困顿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燕子在古代诗歌中象征着春天和希望,而空巢则反映出一种失落与无奈。此外,诗句中的“鞍破马移”可以引申为对生活变化的无奈与适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梦阮,号白石,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刘克庄在其作品中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心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他的诗风豪放,常用直白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杂兴十首》是刘克庄在南宋时期创作的一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经济困苦的现实。诗人在其中寄托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表达了对身边人事的关注与无奈。

诗歌鉴赏:

此诗典雅而富有哲思,透过生活细节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洞察。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热闹的场景,众人齐聚谈论新事物,显示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气氛。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揭示了生活的真相:虽然外表看似繁华,实则内心却是空虚的。
“鞍破马移它厩去”,不仅描写了物质的贫困,更隐喻了人们在生活中遭遇的困境。燕巢的空虚象征着家庭的缺失和生活的孤独。
在“甥陪棋局何须客”中,诗人似乎在反思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虽然身边有亲人陪伴,却仍然感到孤独与无奈。最后两句“膜外浮荣酒中趣,看来二者孰关身”则表达了对生活表面繁华的质疑,真正关心的应是内心的真实感受。整首诗在情感上有一种深刻的反思,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生活的感慨,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诸公衮衮一番新:众多朋友齐聚,讨论新事物。
  2. 留得山林着放臣:有些人在山林中安闲自在。
  3. 鞍破马移它厩去:破旧的鞍子和迁走的马,暗示生活的困境。
  4. 巢空燕觉主家贫:燕子空巢,反映出主人家的贫困。
  5. 甥陪棋局何须客:侄子陪着下棋,不需要外人来打扰。
  6. 儿举篮舆不觅人:孩子提着篮子,却不见人影。
  7. 膜外浮荣酒中趣:外表的光鲜与酒中的乐趣。
  8. 看来二者孰关身:思考哪一个与自己的生活更相关。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热闹与冷清、外表与内心形成鲜明的对照。
  • 象征:燕巢的空与鞍子的破,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贫困。
  • 反问:最后一句的反问,深化了诗的哲理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际关系与内心的真实感受,揭示了生活的繁华与困顿之间的对立,表现出对人情世态的思考与对自我内心的反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象征家庭与希望,空巢则反映失落。
  • 马鞍:代表生活的负担与困境。
  • 棋局: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互动。
  • :表面享乐,隐含生活的空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鞍破马移它厩去”所表达的含义是?
    A) 生活的富裕
    B) 生活的困境
    C) 生活的乐趣

  2. “甥陪棋局何须客”中的“甥”指的是谁?
    A) 朋友
    B) 亲戚
    C) 陌生人

  3.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A) 友谊的珍贵
    B) 生活的困境与内心反思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B) 生活的困境
  2. B) 亲戚
  3. B) 生活的困境与内心反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诗更注重内心的思考与生活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强调人生的豪放与洒脱。两者在表达情感时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社会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