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时间: 2025-01-09 15:02:18

长夜迢迢,落叶萧萧。

纸窗儿、不住风敲。

茶温烟冷,炉暗香消。

正小庭空,双扉掩,一灯挑。

愁也难抛,梦也难招。

拥寒衾、睡也无聊。

凄凉景况,齐作今宵。

有漏声沉,铃声苦,雁声高。

意思解释

行香子

原文展示:

长夜迢迢,落叶萧萧。纸窗儿不住风敲。茶温烟冷,炉暗香消。正小庭空,双扉掩,一灯挑。愁也难抛,梦也难招。拥寒衾睡也无聊。凄凉景况,齐作今宵。有漏声沉,铃声苦,雁声高。

白话文翻译:

漫漫长夜,叶子在风中凋零,发出萧萧之声。纸窗不停地被风敲打着,茶已温凉,烟也渐散,炉火微弱,香气消散。正值小庭空荡荡,双扇门紧闭,只有一盏灯在微微摇曳。忧愁难以抛弃,梦也难以唤回。裹着寒被,睡觉也觉得无聊。凄凉的景象,伴随着今夜的孤独。漏水声沉重,铃声传来苦楚,雁声高亢。

注释:

  • 迢迢:形容路途遥远。
  • 萧萧:形容风声或树叶声,凄凉的样子。
  • 纸窗儿:指用纸糊的窗户,古代常见的窗户材料。
  • 茶温烟冷:指茶水已经不再温热,烟雾也变得冷却,象征着生活的冷清。
  • 双扉掩:两扇门紧闭,表示孤独和隔离。
  • 拥寒衾:指裹着寒冷的被子,形象化地表现出寒意和孤独。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典故,但其中的意象如“落叶”、“寒衾”等,常见于古代诗词中,传达了孤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忧伤和无奈。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吴藻,清代诗人,以词著称,风格细腻,多描写个人情感和生活的孤独。
  •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一个孤寂的夜晚,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行香子》是一首展现孤独与忧愁的词作,透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全诗以“长夜迢迢”的开头,引入了漫长夜晚的孤寂感,接着通过“落叶萧萧”的音景描绘,增强了情感的共鸣。诗人在“小庭空”中,一盏微弱的灯光映衬出他内心的孤独,愁苦之情愈加显现。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茶、烟、炉火的描写,传达出生活的冷清和无趣。“拥寒衾睡也无聊”,更是体现了在寒冷夜晚中的无奈与孤独。最后通过“漏声沉,铃声苦,雁声高”的意象交织,表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词在细腻的情感表达中,展示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生命运的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长夜迢迢,落叶萧萧”:长夜漫漫,萧瑟的落叶声唤起孤独感。
    • “纸窗儿不住风敲”:纸窗被风不断敲打,象征外界的侵扰与内心的烦恼。
    • “茶温烟冷,炉暗香消”:生活的琐碎描写,反映出冷清的生活状态。
    • “正小庭空,双扉掩,一灯挑”:小庭无人的孤单,只有一盏灯,在黑暗中微微摇曳。
    • “愁也难抛,梦也难招”:愁苦难以摆脱,梦境也难以重新召回。
    • “拥寒衾睡也无聊”:即使裹着被子,睡觉也感到无趣。
    • “凄凉景况,齐作今宵”:整个夜晚都充满了凄凉的景象。
    • “有漏声沉,铃声苦,雁声高”:最后的意象,漏水声沉重,铃声带来苦楚,雁声则是对远方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寒衾”比喻内心的孤寂和寒冷。
    • 拟人:将风、漏声等拟人化,增加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如“茶温烟冷,炉暗香消”,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愁苦的思考,反映出人在长夜中的无助与对生活的深切感悟。

意象分析:

  • 长夜:象征时间的漫长与孤独。
  • 落叶:传递生命的脆弱与消逝。
  • 灯光:象征希望与孤独中的微弱支撑。
  • 寒衾:体现内心的冷清与孤独感。
  • 声音:漏水声、铃声、雁声,象征外界的干扰与内心的苦闷。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纸窗”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 A. 木头
      • B. 纸
      • C. 玻璃
    2. 诗人如何描述夜晚的情景?
      • A. 热闹
      • B. 冷清
      • C. 明亮
    3. “愁也难抛,梦也难招”反映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无奈
      • C. 怒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诗词对比

    • 吴藻的《行香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孤独与思念,但吴藻更加注重生活的琐碎与内心的苦闷,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与感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