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堂春二首 其一》

时间: 2024-12-31 10:29:00

灼灼榴苞吐火,猗猗桃竹流霞。

春风不管人憔悴,点缀满庭花。

五十颠毛如许,三千归路犹赊。

不知明岁蒲觞底,芳事属谁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灼灼榴苞吐火,猗猗桃竹流霞。
春风不管人憔悴,点缀满庭花。
五十颠毛如许,三千归路犹赊。
不知明岁蒲觞底,芳事属谁家。

白话文翻译:

鲜艳的石榴花像吐火般绽放,桃树和竹子在霞光中摇曳。
春风并不在乎人的憔悴,反而让满庭的花朵更加绚丽。
五十岁的人白发已多,回家的路依旧遥远。
不知道明年春天的酒杯里,花事又会属于哪一家呢?

注释:

  • 灼灼:光辉灿烂的样子。
  • 榴苞:石榴花的花蕾。
  • 猗猗:形容花木繁茂的样子。
  • 桃竹:桃树和竹子。
  • 流霞:流动的晚霞,形容美丽的景象。
  • 憔悴:形容人因忧愁或病痛而变得消瘦、苍白。
  • 点缀:装饰,增添美感。
  • 颠毛:白发,形容年老。
  • 归路:回家的路。
  • 蒲觞:古代的一种酒杯,常用来饮酒。
  • 芳事:花的盛事,亦指爱情或美好事物。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蒲觞”源于古代饮酒文化,常用于宴会和聚会之中,象征着欢聚与美好的时光。同时,诗中的“满庭花”也可以引申为春天的繁花似锦,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慈铭(生卒年不详),字竹君,号怀德,清代诗人,生于山西,曾任职于官府,因其诗歌清新脱俗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他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涉及春天、花卉等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诗中流露出对年华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

诗歌鉴赏:

《锦堂春二首 其一》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作,诗人以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花卉景象,展现了春风的温暖以及生命的美好。然而,随着美景的呈现,诗人也不禁感叹自己的年华已逝,白发渐生,感受到一种时光的流逝和无奈。诗中“春风不管人憔悴”一句,传达出春天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最后一联“不知明岁蒲觞底,芳事属谁家”则更是引发了对未来的思考,诗人对未来春天的花事和欢聚的迷茫感,令人感怀不已。整首诗在描绘春景的同时,融入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灼灼榴苞吐火:描绘石榴花盛开的强烈色彩,如同火焰一般,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猗猗桃竹流霞:桃树与竹子在春天的霞光下显得格外美丽,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春天氛围。
  • 春风不管人憔悴:春风的温暖并未顾及诗人的衰老与憔悴,反映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无常。
  • 点缀满庭花:尽管人感到憔悴,但春花依旧灿烂,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依旧存在。
  • 五十颠毛如许:自我感叹年华已逝,白发如雪,表达了对衰老的无奈。
  • 三千归路犹赊:回家的路依然遥远,象征人生旅程的漫长和艰辛。
  • 不知明岁蒲觞底:对未来的迷茫,暗示着未来的聚会和欢愉将由谁来承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灼灼榴苞吐火”比喻石榴花的夺目。
  • 拟人:春风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对人的无视。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和生命的脆弱,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未来的迷惘,体现了生命的美好与无奈并存的哲理。

意象分析:

  • 榴苞:象征生命的生机与美丽。
  • 桃竹:代表春天的繁荣与希望。
  • 春风:象征自然的力量与无情。
  • 白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衰老。
  • 蒲觞:象征欢聚的美好时光和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灼灼榴苞”用来比喻什么?

    • A. 春风
    • B. 石榴花
    • C. 桃树
    • D. 竹子
  2. 诗人对未来的迷茫表现在哪一句?

    • A. 春风不管人憔悴
    • B. 五十颠毛如许
    • C. 不知明岁蒲觞底
    • D. 点缀满庭花
  3. 诗中提到的“芳事”指的是什么?

    • A. 酒事
    • B. 花事
    • C. 生活
    • D. 春天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李慈铭的《锦堂春二首 其一》都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但李白更多的是对饮酒欢聚的渴望,而李慈铭则在欢聚的美好中夹杂了对年华流逝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较大的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古代文化与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