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感 其一》

时间: 2025-01-01 11:31:09

云物苍凉禁御同,逼人秋气动遥空。

铜池霤滴宵宵雨,金井梧飘叶叶风。

秘阁几曾锵佩玉,缭垣时听响哀鸿。

当年醉草青词处,满径苔衣锁碧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云物苍凉禁御同,
逼人秋气动遥空。
铜池霤滴宵宵雨,
金井梧飘叶叶风。
秘阁几曾锵佩玉,
缭垣时听响哀鸿。
当年醉草青词处,
满径苔衣锁碧宫。

白话文翻译:

云天景色苍凉,仿佛禁忌的气息交织在一起,
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寒气在遥远的天空中弥漫。
铜池中水滴声声,像是夜雨不断地落下,
金井旁的梧桐树,随风飘落的叶子像雨一样纷飞。
密秘的阁楼里,几乎没有听到佩玉相碰的声音,
围墙外时常传来哀鸿的悲鸣。
往年在醉意朦胧中写下的青词之处,
如今只剩满地的苔藓,锁住了青碧的宫殿。

注释:

  • 云物苍凉:指天空和云彩显得苍茫冷清。
  • 禁御同:有一种禁忌和庄重的气息。
  • 铜池:铜制的池子,指的是庭院中的水池。
  • 秘阁:隐秘的楼阁,可能指诗人的书房或思绪的隐秘之地。
  • 哀鸿:指悲鸣的鸿雁,象征离别和孤独。
  • 醉草青词:指过去写的青色的诗词,醉意中创作的诗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元文是清代的诗人,生于江南,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他的诗风细腻,常带有感伤情怀,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秋日杂感 其一》创作于秋季,正值秋天,诗人在此时抒发对季节变换的感慨和个人的孤寂情怀。秋天常常被视为收获与凋零并存的时节,诗人在感受秋日的凉意与景色的苍凉中,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思索。

诗歌鉴赏:

《秋日杂感 其一》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秋日情怀的诗。诗的开头以“云物苍凉禁御同”引入,给人一种冷清的氛围,似乎在描绘秋日的萧瑟。接着,诗人通过“铜池霤滴宵宵雨”与“金井梧飘叶叶风”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秋意的场景中,水滴声和落叶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自然的和谐。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秘阁几曾锵佩玉”,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感受,似乎在隐秘的空间中,找不到当年的热闹与欢愉,仅剩下回忆的哀伤。而“当年醉草青词处”则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过去的繁华已不复存在,只有满地的苔藓锁住了记忆。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秋天的景色,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情感深沉而细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物苍凉禁御同:天空和云彩显得苍凉,仿佛禁忌的气息交融在一起,传递出秋天的冷意。
  • 逼人秋气动遥空:秋天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感受到遥远天空中的冷冽。
  • 铜池霤滴宵宵雨:夜晚的铜池中,水滴声声,像是下着细雨,增添了秋夜的寂静。
  • 金井梧飘叶叶风:金井旁的梧桐树在风中摇曳,叶子纷纷飘落,营造出一种凋零的美感。
  • 秘阁几曾锵佩玉:隐秘的阁楼中,几乎听不见佩玉相碰的声音,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 缭垣时听响哀鸿:围墙外偶尔传来鸿雁悲鸣,象征着离别与孤独。
  • 当年醉草青词处:往年在醉意中写下的诗词之地,如今只剩静默的苔藓。
  • 满径苔衣锁碧宫:满地的苔藓锁住了曾经青翠的宫殿,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往日的消逝。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铜池霤滴”和“金井梧飘”,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将秋天的景象比作凋零与孤独,寓意深远。
  • 拟人:通过“哀鸿”赋予鸿雁以情感,增强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秋天的苍凉与孤寂,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物:象征自然的变化与无常。
  • 铜池、金井:代表生活的细腻与静谧。
  • 梧桐叶:象征秋天的凋零与孤寂。
  • 哀鸿:象征离别和孤独的情感。
  • 苔藓: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封存。

这些意象共同构筑了诗的情感基调,表现了诗人在秋日中的感慨与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铜池霤滴”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热闹的场景
    B. 寂静的夜晚
    C. 生命的繁荣
    D. 自然的和谐

  2. “哀鸿”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欢乐与团聚
    B. 离别与孤独
    C. 自然的美丽
    D. 时间的流逝

  3. 本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乐的
    B. 愉悦的
    C. 伤感的
    D. 平静的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徐元文的《秋日杂感 其一》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往昔的怀念,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宁静。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徐元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