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惠院顒师为余竹下开啸轩》

时间: 2025-01-04 08:21:04

啼鴃催天明,喧喧相诋谯。

暗蛩泣夜永,唧唧自相吊。

饮风蝉至洁,长吟不改调。

食土蚓无肠,亦自终夕叫。

鸢贪声最鄙,鹊喜意可料。

皆缘不平鸣,恸哭等嬉笑。

阮生已粗率,孙子亦未妙。

道人开此轩,清坐默自照。

冲风振河海,不能号无窍。

累尽吾何言,风来竹自啸。

意思解释

定惠院顒师为余竹下开啸轩

作者: 苏轼 〔宋代〕


原文展示:

啼鴃催天明,喧喧相诋谯。
暗蛩泣夜永,唧唧自相吊。
饮风蝉至洁,长吟不改调。
食土蚓无肠,亦自终夕叫。
鸢贪声最鄙,鹊喜意可料。
皆缘不平鸣,恸哭等嬉笑。
阮生已粗率,孙子亦未妙。
道人开此轩,清坐默自照。
冲风振河海,不能号无窍。
累尽吾何言,风来竹自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景象,鸟儿啼叫催促着天明,喧闹的声音在城门中回荡。夜晚的蟋蟀在黑暗中哭泣,发出唧唧的声音互相安慰。饮风的蝉声清晰而高亢,长久吟唱不改其调。吃土蚯蚓的鸟儿虽然没有肠子,但它们依然在晚间不停叫唤。贪婪声响的鸢鸟最为卑鄙,而喜乐意图明显的喜鹊则容易理解。它们之所以鸣叫,都是因为心中不平,这恸哭与嬉笑交织在一起。阮籍的才能虽然粗率,孙子兵法的智慧也未必精妙。道人在此开设的轩,安静地坐着默默反省。冲击风浪的河海,无法发出声响。我的心情已然疲惫,我又能说什么呢?唯有风来时,竹子自会啸鸣。


注释:

  • 啼鴃:指的是鸟叫,特别是乌鸦或其他鸟类的叫声。
  • :指蟋蟀,夜晚鸣叫的昆虫。
  • 饮风:形容蝉在风中鸣叫的状态。
  • 土蚓:指蚯蚓,常作为鸟类的食物。
  • 阮生:阮籍,东晋著名文学家,以其豪放的个性而闻名。
  • 孙子:指孙武,古代军事家,《孙子兵法》的作者。

典故解析:

  • 阮籍与孙子:阮籍以其狂放不羁的诗歌风格而著称,象征着一种不拘小节的个性;孙武则以军事智慧著称,代表更为理智与深思熟虑的形象。将二者相提并论,反映了作者对才华的思考与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轼,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书法家和画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度,也有细腻的情感。苏轼的诗词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他在生活的艰辛中,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体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的意象与深邃的哲理让人耳目一新。开篇即以鸟鸣与虫声引入,生动地描绘出清晨的氛围,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苏轼通过对比不同声音的特点,探讨了生命中各种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尤其是“皆缘不平鸣,恸哭等嬉笑”一句,深刻揭示了生活的复杂性与矛盾性,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思考。

诗中“道人开此轩,清坐默自照”则体现了作者在自然中寻找内心宁静的态度,表现出一种超脱与反思。整首诗在结构上也颇具匠心,前半部分描绘自然声音,后半部分则转向哲理思考,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情感逐渐升华。

最后一句“风来竹自啸”,不仅是对自然的感悟,更是对生命本质的理解。风来时,竹子自会发出声音,似乎在暗示着自然与人生的和谐与共鸣。整首诗以其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苏轼高超的艺术才华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啼鴃催天明:鸟鸣声唤醒了天色,暗示新一天的开始。
  2. 喧喧相诋谯:喧闹声中有对话、争论,映射人间的纷扰。
  3. 暗蛩泣夜永:黑暗中蟋蟀的哭声,表现了夜晚的悠长和孤独。
  4. 唧唧自相吊:蟋蟀发出的声音互相安慰,象征着同伴间的情感。
  5. 饮风蝉至洁:蝉声清脆,寓意纯净的声音。
  6. 长吟不改调:蝉的鸣叫持久而不变,象征坚持与执着。
  7. 食土蚓无肠:比喻某些生物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8. 亦自终夕叫:即便无肠,也要在夜晚发出叫声,象征生命的坚持。
  9. 鸢贪声最鄙:鸢鸟发出的声音最为低俗,暗示贪婪。
  10. 鹊喜意可料:喜鹊的声音容易理解,代表乐观与喜悦。
  11. 皆缘不平鸣:所有的鸣叫源于心中的不平,揭示生活的矛盾与痛苦。
  12. 恸哭等嬉笑:悲伤与欢笑交织,反映人情世态的复杂。
  13. 阮生已粗率:提到阮籍的个性,与自身的反思。
  14. 孙子亦未妙:孙武的兵法虽深,但也难以完全理解,暗示智慧的局限。
  15. 道人开此轩:道人开设的轩,象征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16. 清坐默自照:静坐反省,寻求内心的安宁。
  17. 冲风振河海:形容自然的力量,无法被声响打破。
  18. 不能号无窍:无声的自然,无法用语言表达。
  19. 累尽吾何言:内心疲惫,已无话可说。
  20. 风来竹自啸:自然的声音自会发出,象征生命的本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鸟鸣、虫声比作人类生活中的情感,生动形象。
  • 拟人:自然界的声音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之间有节奏感与对称美,增强了诗的韵律。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表现了苏轼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强调在纷扰的生活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鸟鸣: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2. 虫声:暗示孤独与生命的哀伤。
  3. :象征自然力量与生命的变化。
  4. :象征坚韧与柔韧,代表生命的坚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啼鴃催天明中“鴃”指的是什么动物?

    • A. 鸟
    • B. 蛤蟆
    • C. 虫
    • D. 魚
  2. “阮生”指的是哪位文学家?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阮籍
    • D. 王维
  3. 诗中提到的“风来竹自啸”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寂寞
    • B. 生命的坚持
    • C. 悲伤
    • D. 喜悦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描绘夜晚自然景观,展现孤独与思考。
  • 杜甫《春望》:关注社会动荡,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情感。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两位诗人的风格各异,李白更加豪放,苏轼则更细腻。
  • 苏轼与杜甫:杜甫关注社会现实,苏轼则更倾向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啼鴃催天明,喧喧相诋谯。下一句是什么

暗蛩泣夜永,唧唧自相吊。上一句是什么

暗蛩泣夜永,唧唧自相吊。下一句是什么

饮风蝉至洁,长吟不改调。上一句是什么

饮风蝉至洁,长吟不改调。下一句是什么

食土蚓无肠,亦自终夕叫。上一句是什么

食土蚓无肠,亦自终夕叫。下一句是什么

鸢贪声最鄙,鹊喜意可料。上一句是什么

鸢贪声最鄙,鹊喜意可料。下一句是什么

皆缘不平鸣,恸哭等嬉笑。上一句是什么

皆缘不平鸣,恸哭等嬉笑。下一句是什么

阮生已粗率,孙子亦未妙。上一句是什么

阮生已粗率,孙子亦未妙。下一句是什么

道人开此轩,清坐默自照。上一句是什么

道人开此轩,清坐默自照。下一句是什么

冲风振河海,不能号无窍。上一句是什么

冲风振河海,不能号无窍。下一句是什么

累尽吾何言,风来竹自啸。上一句是什么

啼鴃催天明,下一句是什么

喧喧相诋谯。上一句是什么

喧喧相诋谯。下一句是什么

暗蛩泣夜永,上一句是什么

暗蛩泣夜永,下一句是什么

唧唧自相吊。上一句是什么

唧唧自相吊。下一句是什么

饮风蝉至洁,上一句是什么

饮风蝉至洁,下一句是什么

长吟不改调。上一句是什么

长吟不改调。下一句是什么

食土蚓无肠,上一句是什么

食土蚓无肠,下一句是什么

亦自终夕叫。上一句是什么

亦自终夕叫。下一句是什么

鸢贪声最鄙,上一句是什么

鸢贪声最鄙,下一句是什么

鹊喜意可料。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