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不疑厅薜荔及竹》

时间: 2024-09-19 20:55:51

修竹非俗物,薜荔亦佳草。

村之君子庭,人来见逾好。

侵阶鹤胫细,缘壁龙鳞老。

纷披两疏翠,烟色宜秋早。

主人日对植,清风庶长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修竹非俗物,薜荔亦佳草。
村之君子庭,人来见逾好。
侵阶鹤胫细,缘壁龙鳞老。
纷披两疏翠,烟色宜秋早。
主人日对植,清风庶长保。

白话文翻译:

修竹并非寻常之物,薜荔也是一种美好的草本植物。
在村子的君子庭院中,来访的人见到这些植物总是感觉特别好。
细长的竹子侵入台阶,爬满墙壁的是古老的薜荔。
它们纷繁而披拂,翠绿的色彩在秋天显得尤为宜人。
主人日日对着这些植被,愿清风常伴左右,长久保有这份雅致。

注释:

  • 修竹:高大挺拔的竹子,象征高洁。
  • 薜荔:一种藤本植物,常常生长在墙壁,象征柔美。
  • 君子庭:指有德行的人的庭院。
  • 鹤胫:鹤的腿,形容竹子的纤细。
  • 龙鳞:形容薜荔的老藤,像龙的鳞片一样,寓意古老而有韵味。
  • 烟色:指淡淡的颜色,形容秋天的景色清新而柔和。

典故解析:

此诗中的“君子”可追溯至《论语》,指有德之人,意味着诗中的环境是一个有修养、有品位的地方。在古代文人心中,竹子和薜荔的结合象征着高洁与柔美的统一,体现了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于世,关注国家大事,推崇儒家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司马光任职期间,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诗中描绘的环境,恰似他理想中雅致的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邵不疑厅薜荔及竹》通过精致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静谧而雅致的山野图景。在这幅图景中,修竹与薜荔相伴而生,象征着高洁与柔美的完美结合。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和对君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植物的赞美,又有对环境的珍视,体现了文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诗的最后一句“清风庶长保”更是流露出一种恬淡的生活理想,表达了诗人希望自然之美能长久相伴的愿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修竹非俗物”:开篇便明言竹子的非凡,设下高雅的基调。
    • “薜荔亦佳草”:引入薜荔,与竹相映成趣,强调自然之美。
    • “村之君子庭”:描绘一个君子所居之处,传达出一种文化气息。
    • “人来见逾好”:访客看到这样的环境,心情愉悦,体现了环境的吸引力。
    • “侵阶鹤胫细”:细腻的描写竹子的形态,增添了一抹生动。
    • “缘壁龙鳞老”:形容薜荔的古老,表达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韵味。
    • “纷披两疏翠”:描绘了植物的疏密之美,增添了层次感。
    • “烟色宜秋早”:色彩的变化,暗示了季节的变化与生活的流转。
    • “主人日对植,清风庶长保”:结尾寄托了主人对自然与生活的依恋。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龙鳞”比喻薜荔的藤蔓,形象生动。
    • 拟人:将竹子和薜荔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反映了文人对乡土生活的理想追求。

意象分析:

  • 修竹: 象征着高洁与坚韧,常被用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 薜荔: 代表柔美和生命力,显示出自然的丰富多样。
  • 君子庭: 体现出文人雅士的生活理想与品德追求。
  • 清风: 象征着宁静与和谐,是理想生活的代名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修竹”象征什么?

    • A. 普通植物
    • B. 高洁品德
    • C. 商业利益
  2. 诗中“薜荔”与“修竹”一起出现,主要表达什么?

    • A. 自然的多样性
    • B. 植物的竞争
    • C. 文人的财富
  3. 诗的最后一句“清风庶长保”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 A. 希望清风常伴
    • B. 希望风暴来临
    • C. 希望人们离开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 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的忧虑,风格更为沉重。
  • 王维《山居秋暝》: 描绘山水自然之美,风格清新,与司马光的作品在自然描写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司马光传》
  • 《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