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犀亭》

时间: 2024-12-29 19:01:20

江左勤王事久非,孤亭犹自记然犀。

已无赤帻乘流下,剩有脩蛾入望低。

草绿连山飞锦雉,花红满地绣棠梨。

春风两度追游到,屐齿相寻路不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左勤王事久非,孤亭犹自记然犀。
已无赤帻乘流下,剩有脩蛾入望低。
草绿连山飞锦雉,花红满地绣棠梨。
春风两度追游到,屐齿相寻路不迷。

白话文翻译:

在江左勤王的事情已久不再,孤独的亭子仍然记得当年的情景。已经没有了那红色的头巾随水流下,剩下的只有细长的蛾子低低飞入视线。草地绿得与山色相连,锦雉在飞舞,地上开满了红花,像绣的棠梨。春风送来两次游玩的机会,鞋底的痕迹在路上不再迷失。

注释:

字词注释:

  • 江左:指长江以东的地区,特指江南。
  • 勤王:指为保卫王朝而努力的行为。
  • 孤亭:指一座孤独的亭子,象征过去的记忆。
  • 赤帻:红色的头巾,古时常用以标志身份。
  • 脩蛾:细长的蛾子,象征柔弱的生命。
  • 绣棠梨:指开花的棠梨树,象征美丽的春天。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勤王”事件,可能指历史上某次动乱或皇权的更替,诗人借此表达对过往的怀恋与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金志章,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风清新,常常描绘自然和人文景观,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是在诗人游历江南时所作,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变迁以及个人情感的复杂。

诗歌鉴赏:

《然犀亭》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孤亭的意象引发对历史的追忆,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开头两句“江左勤王事久非,孤亭犹自记然犀”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场景,孤亭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历史的见证。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形成了历史与自然的对比。诗人通过“已无赤帻乘流下”表达对逝去岁月的感慨,而“春风两度追游到,屐齿相寻路不迷”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探索精神。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描写中蕴含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生命的赞美,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左勤王事久非:回顾江左地区曾经的勤王之事,暗示王朝更替与历史的变迁。
  2. 孤亭犹自记然犀:孤亭作为历史的见证,依然记得当年的辉煌。
  3. 已无赤帻乘流下:已无身份的标志,象征着昔日的荣耀已不再。
  4. 剩有脩蛾入望低:细蛾的飞舞,表现出一种脆弱与孤寂。
  5. 草绿连山飞锦雉:生动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体现生命的活力。
  6. 花红满地绣棠梨:花开的美丽象征着生命的繁荣。
  7. 春风两度追游到:春风带着游玩的气息,表现出诗人的心境。
  8. 屐齿相寻路不迷:鞋底的痕迹象征着对生活的探索与追寻。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孤亭”比喻历史的沉淀。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春风、蛾子等被赋予生命,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孤亭的描写,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反映了个人与历史的关系。同时,通过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诗歌情感深邃而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亭:历史的见证,象征怀旧与孤独。
  • 赤帻:身份与荣耀的象征,暗示已逝的辉煌。
  • 草绿、花红:象征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孤亭”象征什么? a) 自然美景
    b) 历史的见证
    c) 个人的孤独
    答案:b) 历史的见证

  2. 诗人通过“春风”表达了什么?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历史的遗憾
    c) 对自然的无感
    答案:a) 对生活的热爱

  3. 诗中提到的“赤帻”象征了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逝去的荣耀
    c) 生活的美好
    答案:b) 逝去的荣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金志章的《然犀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金志章更强调历史的变迁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心境。通过对比,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诗人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创作心境与艺术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金志章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