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寿有可延理,医无不死方。
扁曾忧骨髓,和亦畏膏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长寿是有道理可言的,而医学没有能够让人永生的良方。扁鹊曾经为病人的骨髓担忧,而华佗也对深层的疾病感到恐惧。
注释:
- 寿:长寿;有长久的生命。
- 可延理:可以延长生命的道理。
- 医无不死方:医学没有让人不死的良方。
- 扁:扁鹊,古代著名的医生,擅长诊断。
- 忧骨髓:担心病人内部的病痛,指病情严重。
- 和:华佗,另一位著名的古代医生。
- 畏膏肓:对深层疾病感到恐惧,膏肓是指心脏和肝脏的部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宋代诗人,字洵甫,号天池,晚号天池山人。其诗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又有细腻的情感。他的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感受和对社会时事的观察为主,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时值社会动荡,医学的发展虽有所成就,但人们对生死的思考依旧深刻。诗人通过对医学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深刻地探讨了生命与医学之间的关系。开头两句“寿有可延理,医无不死方”直接点出医学的局限性,强调了即使有一些延长寿命的道理,但医学依然无法解决死亡的问题。这种对生命的无奈和对医学的反思,既是对个人生命的感悟,也折射出当时人们对医学的信任与怀疑。
接下来的两句提到的历史名医扁鹊和华佗,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受。扁鹊虽然医术高明,却也为病人的骨髓问题而忧虑,显示出即便是高明的医生也无法完全掌控生命的脆弱。华佗则因对深层疾病的恐惧而感到无奈,突显了人类在面对自然法则时的渺小与无力。
整首诗通过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人对生死的哲学思考,既有对医学的尊重,也有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揭示。诗人在简短的文字中,传达了深邃的哲理,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寿有可延理:长寿是有其道理和方法的。
- 医无不死方:医学没有能让人不死的药方。
- 扁曾忧骨髓:扁鹊曾对病人的内脏(骨髓)表示担忧,说明病情的严重性。
- 和亦畏膏肓:华佗同样对深层次的疾病感到畏惧,表明医学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诗的前两句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典故:使用了历史典故,扁鹊和华佗作为古代名医,给诗增添了厚重的文化背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生命和医学的思考,强调了人类无法逃避死亡的事实,即使有高明的医术,也无力改变这一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寿:象征生命的延续与价值。
- 医:象征着对生命的拯救与希望。
- 扁鹊、华佗:象征着古代医学的辉煌与局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两位名医是谁? A. 扁鹊和华佗
B. 张仲景和李时珍
C. 刘备和曹操 -
诗歌的主题主要探讨了什么? A. 爱情
B. 生命与死亡
C. 自然与环境 -
“医无不死方”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A. 医学可以让人长生不老
B. 医学没有能够让人不死的良方
C. 医学是生命的唯一出路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两首诗都涉及对生命的感悟,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享乐,而刘克庄则通过反思医学的无力感,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深思。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代医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