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又和后九首
作者:刘克庄
竹简定隶古字,黑屏刻月蚀诗。
嗜学心无止法,读书眼有还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古典文化的追求与热爱。诗中提到用竹简书写古字,象征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而“黑屏刻月蚀诗”则暗示了在昏暗的环境中仍要追求诗歌的光辉。作者表达了自己求知如渴的心态,表示对读书的渴望和对知识的无尽追求。
注释
字词注释:
- 竹简:古代书写材料,通常用竹片制成。
- 定隶古字:指的是用隶书写的古代文字。
- 黑屏:可理解为在昏暗的环境中,象征着艰难的学习条件。
- 月蚀诗:月蚀是天文现象,诗中可能寓意诗歌的美好在于即便在黑暗中也能闪耀光芒。
- 嗜学:热爱学习。
- 无止法:没有止境的法则,形容求知的欲望。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可以看作对古代文化的崇敬和对知识的渴求的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真,号静斋,宋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风多以豪放、奔放著称,常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刘克庄生活在宋代,那个时代文化盛行,学术氛围浓厚,诗人受到了深厚的文化熏陶。这首诗可能是对他自身求知过程的反映,表达了他对古典文化深入学习的决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敬仰与热爱。开篇的“竹简定隶古字”,不仅让人想到古代书籍的珍贵与严谨,还传达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之意。诗中“黑屏刻月蚀诗”则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黑屏象征着知识获取的艰辛,而月蚀的形象则暗示着即使在逆境中,诗歌的美好与智慧依然闪烁。这样的对比,不仅凸显了求知过程的艰难,也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执着追求。最后一句“嗜学心无止法,读书眼有还时”,更是将诗人探讨知识的渴望与对时间的反思结合起来,表达了对学习无止境的深刻理解。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和个人成长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竹简定隶古字:描绘了古代书写的严谨与传统,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
- 黑屏刻月蚀诗:在阴暗的环境中依然追求诗歌,隐喻在逆境中追求知识的勇气。
- 嗜学心无止法:强调了对学习的热爱,学习没有尽头。
- 读书眼有还时:表示阅读和学习的过程是持续的,有时会反思。
修辞手法:
- 对比:黑屏与月蚀形成对比,强调学习的艰难与诗歌的美好。
- 象征:竹简象征传统文化,月蚀象征知识的光辉。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学习与知识的热爱,以及在追求知识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简:象征古代智慧与文化的载体。
- 黑屏:象征艰难的学习环境。
- 月蚀:象征知识的美好与光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竹简”是什么材料?
- A. 纸
- B. 竹
- C. 木
- D. 布
-
“黑屏刻月蚀诗”中的“黑屏”象征着什么?
- A. 光明
- B. 黑暗
- C. 知识
- D. 书籍
-
“嗜学心无止法”表达了什么观点?
- A. 学习是有限的
- B. 学习没有尽头
- C. 学习非常困难
- D. 学习是无聊的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克庄的此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杜甫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刘克庄则更多关注个人的学习与成长。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在各自时代背景下的思考与感悟,但主题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