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日,恭闻太皇太后升遐,以轼罪人,不许成服,欲哭则不敢,欲泣则不可,故作挽词二章 其二》
时间: 2025-01-01 14:12: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未报山陵国士知,绕林松柏已猗猗。 一声恸哭犹无所,万死酬恩更有时。 梦里天衢隘云仗,人间雨泪变彤帷。 关雎卷耳平生事,白首累臣正坐诗。
白话文翻译:
尚未向山陵报告有识之士,松柏环绕已显得苍翠。 一声痛哭却无处倾诉,千百次的死亡来报恩更有时。 梦中天路狭窄如云间的车驾,世间的泪水化为红色的帷幕。 《关雎》的曲调回响,白头之年仍在沉吟诗篇。
注释:
- 未报:尚未告知。
- 山陵:指皇帝的陵墓。
- 国士:有才能的人,通常指国家的栋梁。
- 猗猗:形容松柏生长茂盛。
- 恸哭:悲痛的哭声。
- 万死:形容极大的牺牲。
- 酬恩:报答恩情。
- 梦里:在梦中。
- 天衢:天上的大道,古代传说中天神行走的地方。
- 云仗:云彩做的车驾,寓意高贵。
- 雨泪:比喻悲伤的泪水。
- 彤帷:红色的帷帐,象征喜庆或悲伤。
- 关雎:《关雎》是《诗经》中的一首诗,表达爱慕之情。
- 累臣:指年老的臣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一生经历坎坷,曾因政治原因多次被贬,然而他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却极为卓越。苏轼的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风格多变,且常融合哲理与情感。
创作背景:
《十月二十日,恭闻太皇太后升遐,以轼罪人,不许成服,欲哭则不敢,欲泣则不可,故作挽词二章》是苏轼在得知太皇太后去世后所作。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以及他自身的身世,苏轼在哀悼中感受到压抑与无奈,因此在诗中流露出深沉的悲痛与对恩德的感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太皇太后逝世的深切哀悼,充满了无奈与敬意。开篇“未报山陵国士知”,即表明了他的悲痛尚未能向世人表白,情感的压抑在诗中显得尤为明显。接着“绕林松柏已猗猗”,生动地描绘了周围景物的苍翠,象征着太皇太后的高洁与长存。诗的中间部分“一声恸哭犹无所”,更是直抵心灵,表现出在悲痛面前的无言与孤独。整首诗在用词上既有典雅之美,又充满了感情的深度,展现了苏轼对故人的怀念与对国家的责任感。
最后两句“关雎卷耳平生事,白首累臣正坐诗”,不仅回顾了自己一生的事迹,也寄托了对太皇太后的深情厚谊,表现出诗人在悲痛之余依然怀有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种情感的交织与转换,使得整首诗在悲伤中透出一丝温暖,彰显了苏轼所特有的情感深度与文人风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未报山陵国士知:尚未向山陵报告有识之士,表现出对太皇太后的哀悼尚未公之于众。
- 绕林松柏已猗猗:松柏环绕,象征着长青与不朽,暗示太皇太后的品德。
- 一声恸哭犹无所:虽有痛哭,但无处倾诉,体现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 万死酬恩更有时:即使千百次的死亡也难以回报恩情,表现出对太皇太后的感激。
- 梦里天衢隘云仗:梦境中的天路狭窄,暗示着对逝者的追忆与渴望。
- 人间雨泪变彤帷:悲伤的泪水化为红色的帷帐,象征着哀悼的氛围。
- 关雎卷耳平生事:回忆起自己一生的事迹与情感,表达对生活的感慨。
- 白首累臣正坐诗:年老的臣子仍在吟咏诗篇,表现出文人的精神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泪水比作“雨”,表现出悲痛的情感。
- 对仗:如“梦里天衢”与“人间雨泪”,形成鲜明的对比。
- 象征:松柏象征长青与忠贞,反映对逝者的缅怀。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太皇太后的悼念,表达了苏轼对恩德的感怀与对生死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活的珍视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柏:象征着坚贞与长存,常用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
- 泪水:代表悲伤与思念,贯穿整首诗。
- 云仗:象征着高贵与尊严,暗示太皇太后的地位。
- 关雎:象征着爱情与美好,反映诗人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未报山陵国士知”中的“国士”指的是: A. 国家栋梁的人 B. 武将 C. 平民百姓 D. 外国使者
-
诗中“万死酬恩”意指: A. 生命的终结 B. 报答恩情的艰辛 C. 享受荣华富贵 D. 追求名利
-
“梦里天衢隘云仗”中的“天衢”指的是: A. 地下通道 B. 天上的道路 C. 人间的街道 D. 隔离的空间
答案: 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同为苏轼作品,展现其豪放与深思的风格。
- 《黄州寒食诗》:另一篇表现苏轼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感慨的诗作。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两者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李白更显豪放,而苏轼则更添细腻与深沉。
参考资料:
- 《苏轼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