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感旧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
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白话文翻译:
蜀地的客人来到江南,心中常常怀念吴山的美好。
吴地和蜀地的风流人物自古以来就相同,回去的时候应当尽早。
还和去年的那个人一起,共同倚靠在西湖的草地上。
不要吝惜在酒杯前仔细观看,想来她的容颜已经老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蜀客:指来自蜀地的人,蜀地即今四川。
- 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特别是指吴地,即今江苏、浙江一带。
- 吴山:指位于江南的美丽山峰,象征着故乡的美好。
- 归去:回家的意思。
- 藉:依靠、倚靠。
- 尊前:酒杯前,指饮酒时的场合。
- 容颜:面容,容貌。
- 老:年老、衰老。
典故解析:
- 吴蜀风流:吴国和蜀国历史上都有许多风流人物,代表了两地的文化交流和历史渊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洒脱的气魄,也有清新婉约的情韵,是宋代诗词的杰出代表。
创作背景: 《卜算子·感旧》写于苏轼晚年,他身处江南,回忆蜀地的美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描绘了酒宴的场景,体现了对往昔情感的追忆,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诗歌鉴赏:
这首《卜算子·感旧》以轻快的曲调和深沉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苏轼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的开头以“蜀客到江南”引入,直接表现了作者的身份和所处的环境,随即转入对吴山的美好回忆,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接着,诗中提到“吴蜀风流自古同”,体现了两地文化的相通和人文的交融,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轼通过与去年的人共同倚靠在西湖草上,展现了一种温馨而又感伤的画面,表明他与友人的情谊依旧。然而,随着“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的感叹,诗中透出一丝无奈和失落,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不待人,年华易逝。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美好过往的追忆,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深深叹息,体现了苏轼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人生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蜀客到江南:表明作者的身份及其旅途,暗示对故乡的思念。
- 长忆吴山好:表达对吴山美景的怀念,吴山象征故乡的美好。
- 吴蜀风流自古同:强调两地文化的相通,反映历史渊源。
- 归去应须早:暗示回归故乡的迫切心情。
-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描绘与朋友重聚的场景,增添了温情。
- 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感叹时间流逝,提醒珍惜当下。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蜀客”与“江南”,“吴山”与“草”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音韵的和谐美感。
- 拟人:将“酒杯”与“容颜”赋予情感,使得诗句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故乡的思念、对友人的珍重以及对时光的感慨,表现了人对美好回忆的执着和对现实变迁的无奈。蕴含着人生哲理,令人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蜀客:象征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 吴山:代表美好回忆和故土情感。
- 西湖草:象征友谊的依靠和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蜀客”指的是哪个地方的人? A. 江南
B. 四川
C. 浙江
答案:B -
填空题:诗中提到“吴蜀风流自古同”,表达了对(__)文化的认同。
-
判断题:诗中“应是容颜老”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对/错)
答案: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中同样表达了对友谊与时光的感慨,但表现方式更为豪迈,苏轼则显得更为细腻和沉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