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竹枝》

时间: 2025-01-19 16:53:31

荷灯百尺接秋河,犹似秦兵驻绿萝。

更说元宵风景好,竹枝歌续采茶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陵竹枝 王士祯 〔清代〕 荷灯百尺接秋河,犹似秦兵驻绿萝。 更说元宵风景好,竹枝歌续采茶歌。

白话文翻译:

荷灯高高悬挂,长达百尺,连接着秋夜的银河,景象宛如秦朝的士兵驻扎在绿萝丛中。 再说到元宵节的风景,那是极好的,竹枝歌和采茶歌相继响起,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注释:

字词注释:

  • 荷灯:悬挂在水面上的灯笼,常用于节日装饰。
  • 秋河:指秋夜的银河。
  • 秦兵:秦朝的士兵。
  • 绿萝:一种植物,这里比喻为绿色的植被。
  •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
  • 竹枝歌:一种民间歌曲,多用于表达节日或喜庆的情感。
  • 采茶歌:另一种民间歌曲,通常在采茶时节唱。

典故解析:

  • 秦兵驻绿萝:这里可能没有特定的典故,而是用秦兵驻扎的意象来形容荷灯的壮观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士祯(1634-1711),字子真,号阮亭,晚号渔洋山人,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西陵竹枝》可能是他在某个节日或特殊场合所作,通过描绘节日的景象来表达节日的欢乐气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描述一个节日的庆祝活动,特别是元宵节。通过描绘荷灯的壮观和节日歌曲的欢乐,诗人表达了对节日气氛的赞美和喜悦。

诗歌鉴赏:

这首《西陵竹枝》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节日的欢乐场景。首句“荷灯百尺接秋河”,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荷灯的高大和壮观,仿佛连接着秋夜的银河,给人一种宏伟的感觉。而“犹似秦兵驻绿萝”则通过比喻,将荷灯的景象与秦兵驻扎的场景相联系,增添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后两句“更说元宵风景好,竹枝歌续采茶歌”,则直接表达了节日的欢乐气氛,通过歌曲的连续响起,传达了节日的喜庆和人们的心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节日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荷灯百尺”和“接秋河”描绘了荷灯的高大和壮观,给人一种宏伟的感觉。
  • 第二句通过“犹似秦兵驻绿萝”的比喻,将荷灯的景象与秦兵驻扎的场景相联系,增添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 第三句“更说元宵风景好”直接表达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 第四句“竹枝歌续采茶歌”通过歌曲的连续响起,传达了节日的喜庆和人们的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犹似秦兵驻绿萝”通过比喻,将荷灯的景象与秦兵驻扎的场景相联系。
  • 夸张:“荷灯百尺接秋河”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荷灯的高大和壮观。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节日的景象和歌曲的欢乐,表达了节日的喜庆和人们的心情,传达了对节日气氛的赞美和喜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灯:象征节日的装饰和欢乐。
  • 秋河:象征秋夜的宁静和美丽。
  • 秦兵:象征历史的厚重和壮观。
  • 绿萝:象征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 竹枝歌、采茶歌:象征节日的歌曲和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荷灯”象征什么? A. 节日的装饰和欢乐 B. 历史的厚重和壮观 C. 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答案:A

  2. 诗中的“秦兵驻绿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拟人 答案:A

  3. 诗中的“竹枝歌续采茶歌”表达了什么? A. 节日的喜庆和人们的心情 B. 历史的厚重和壮观 C. 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士祯的其他节日诗作,如《元夕》、《中秋》等。
  • 其他清代诗人的节日诗作,如纳兰性德的《元夕》。

诗词对比:

  • 王士祯的《西陵竹枝》与纳兰性德的《元夕》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但风格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士祯诗选》
  • 《清代诗歌鉴赏辞典》
  • 《中国节日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