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呈汉阳使君》
时间: 2025-01-19 15:55: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呈汉阳使君 大别我知友,突兀起西州。十年重见,依旧秀色照清眸。常记鲒碕狂客,邀我登楼雪霁,杖策拥羊裘。山吐月千仞,残夜水明楼。黄粱梦,未觉枕,几经秋。与君邂逅,相逐飞步碧山头。举酒一觞今古,叹息英雄骨冷,清泪不能收。鹦鹉更谁赋,遗恨满芳州。
白话文翻译:
我与大别山如同知心朋友,它高耸地矗立在西州。十年后再次相见,它的秀丽景色依旧照亮我的双眼。常常记得那位狂放的客人,邀请我在雪后初晴时登上楼台,我拄着拐杖,身披羊皮袄。山峰吐出千仞高的月亮,残夜时分,水光映亮了楼台。黄粱美梦,尚未醒来,几度春秋已过。与你偶然相遇,我们一起快步登上碧绿的山头。举杯共饮,感叹英雄已逝,骨冷如冰,清泪无法止住。鹦鹉洲上,又有谁能赋诗抒怀,遗恨满洲。
注释:
- 大别:指大别山。
- 突兀:高耸的样子。
- 鲒碕狂客:指一位狂放不羁的朋友。
- 杖策拥羊裘:拄着拐杖,身披羊皮袄,形容冬日的装束。
- 山吐月千仞:形容山峰高耸,月亮仿佛从山峰中吐出。
- 黄粱梦:比喻虚幻的梦境。
- 鹦鹉:指鹦鹉洲,位于长江中游的一个沙洲。
诗词背景: 作者王以宁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这首诗是呈给汉阳使君的,表达了对大别山的深情以及对往事的回忆。诗中通过对大别山的描绘和对往事的追忆,抒发了对英雄逝去的哀思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大别山为背景,通过对山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诗中“山吐月千仞,残夜水明楼”一句,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诗中“叹息英雄骨冷,清泪不能收”抒发了对英雄逝去的哀思,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的敬仰。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山水抒怀之作。
诗词解析:
- “大别我知友,突兀起西州”:以大别山为知心朋友,形容其高耸入云。
- “十年重见,依旧秀色照清眸”:表达了对大别山美景的长期怀念和再次相见的喜悦。
- “常记鲒碕狂客,邀我登楼雪霁”:回忆过去与友人共游的情景。
- “山吐月千仞,残夜水明楼”: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
- “黄粱梦,未觉枕,几经秋”:比喻虚幻的梦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与君邂逅,相逐飞步碧山头”:描述与友人偶然相遇,共同登山的情景。
- “举酒一觞今古,叹息英雄骨冷”:抒发了对英雄逝去的哀思。
- “鹦鹉更谁赋,遗恨满芳州”:表达了对历史遗恨的感慨。
意象分析:
- 大别山:象征着高耸、坚定和永恒。
- 月千仞:象征着高远和清冷。
- 水明楼:象征着宁静和美丽。
- 黄粱梦:象征着虚幻和无常。
- 鹦鹉洲:象征着历史和遗恨。
互动学习:
-
诗中“山吐月千仞”形容的是什么? A. 山峰高耸 B. 月亮明亮 C. 水光映楼 D. 雪后初晴 答案:A
-
“黄粱梦”在诗中比喻什么? A. 真实的梦境 B. 虚幻的梦境 C. 美好的回忆 D. 痛苦的往事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鹦鹉”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个地名 C. 一个人名 D. 一种植物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诗词对比:与杜甫的《登高》相比,两者都以山为背景,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王以宁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