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其一 石榴》

时间: 2025-01-19 21:41:03

深红半面。

一似墙头见。

草树池塘青一片。

独倚阑干几遍。

更谁绛袖朱唇。

火云相对英英。

笑杀牡丹正午,离披不任看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深红半面。一似墙头见。草树池塘青一片。独倚阑干几遍。更谁绛袖朱唇。火云相对英英。笑杀牡丹正午,离披不任看承。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的意思是:鲜艳的红色在花朵的一半上绽放,宛如在墙头上看到的景象。草木池塘一片青翠,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来回打量几遍。还有谁的红袖朱唇在一旁?火红的云彩和她相映成趣。正午时分,笑得牡丹花都不忍直视,花瓣随风飘散,难以承受那份美丽。

注释:

  • 深红:形容花朵的颜色,鲜艳而深邃。
  • 墙头见:指在墙头上看到的红色花朵,暗示一种美丽的景象。
  • 草树池塘青一片:描绘自然景色,生机盎然。
  • 独倚阑干几遍:形象地表现出一个人独自欣赏风景的状态。
  • 绛袖朱唇:形容女子的衣袖和嘴唇,暗示她的美丽与妩媚。
  • 火云:可能指夕阳下的云彩,色彩鲜艳,与女子的美丽形成对比。
  • 笑杀: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牡丹花的美丽,使其无法承受。
  • 离披:形容花瓣随风飘散,表达一种美好而短暂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是宋代的诗人,其诗风以清新自然、意象生动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清平乐 其一 石榴》写于宋代,正值社会繁荣、文化兴盛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石榴花的美丽,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女性美的赞美,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热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色彩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与女性的魅力。开篇以“深红半面”点出石榴花的鲜艳色泽,仿佛一幅生动的画面跃然纸上。接着,诗人描绘了周围的景色,草木池塘的青翠,与石榴花的红色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视觉的冲击力。

“独倚阑干几遍”表达出一种审美的专注与沉醉,似乎可以想象诗人沉浸于此情此景之中,流连忘返。而后“更谁绛袖朱唇”则引入了人影,暗示了美丽女子的存在,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火云和牡丹的描写,进一步提升了诗的情感深度,火云的色彩和女子的美丽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和谐美。

最后一句“离披不任看承”则用一种轻盈的意象,表现了美的短暂与易逝,让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更为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深红半面:石榴花的红色鲜艳而夺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一似墙头见:比喻石榴花的美丽如同墙头盛开的花朵,触动诗人的心弦。
  • 草树池塘青一片: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独倚阑干几遍:表现出诗人独自欣赏自然的闲适与自在。
  • 更谁绛袖朱唇:引入美丽女子,暗示人间的美好与浪漫。
  • 火云相对英英:火红的云彩与女子的美丽交相辉映,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 笑杀牡丹正午:用夸张手法形容牡丹的美丽超越一切,令人难以直视。
  • 离披不任看承:通过花瓣的飘落,暗示美丽的短暂与珍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火云相对”,将云彩与女子的美丽进行对比,增强意象的丰富性。
  • 拟人:如“笑杀牡丹”,赋予牡丹以人的情感,使其形象更加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使得语言更为对称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和女性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榴花:象征美丽与丰盈,常被用来比喻女子的娇艳。
  • 草树池塘:体现自然的生机与和谐,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环境。
  • 火云:象征着激情与活力,增强了美的氛围。
  • 牡丹:被视为花中之王,象征富贵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 A. 牡丹
    • B. 石榴
    • C. 桃花
    • D. 兰花
  2.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主要是?

    • A. 高山
    • B. 草木池塘
    • C. 沙漠
    • D. 大海
  3. “深红半面”中的“半面”指的是什么?

    • A. 整朵花
    • B. 花瓣的颜色
    • C. 花的形状
    • D. 花的数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红楼梦》中的诗词:同样表达了对女性美的赞美,但更注重内心情感与命运的交织。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但风格更加婉约,情感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相关古诗词研究论文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