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秦娥 代遏云集李白
泉声咽。磨刀水映关山月。
关山月。胡儿吹角,汉儿伤别。
玉门关外持旌节。葡萄入汉烽烟绝。
烽烟绝。燕然铭罢,又封高阙。
白话文翻译:
泉水流淌声悲切,磨刀的水面映照着关山的明月。
关山的明月,胡人的号角声响起,汉人的离别之情令人愁苦。
在玉门关外举着旌旗,葡萄美酒在汉朝的烽火中已经绝迹。
烽火已灭,燕然铭刻完毕,又要封印高阙。
注释:
- 泉声:泉水的流声,象征着悲伤的情绪。
- 磨刀水:磨刀时用的水,映照出明月,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 关山月:关山上的月亮,代表思乡之情。
- 胡儿:指胡人,古代指代边疆的少数民族。
- 汉儿:指汉民族的人。
- 玉门关:古代关口,象征着边塞和离别。
- 烽烟:战火的烟雾。
- 燕然铭:指的是古代铭刻的诗句,象征功业的完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岸登,清代诗人,生于盛世,受时代影响,作品多描绘边塞风情及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细腻,语言生动。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对故乡的思恋,诗中渗透着浓厚的家国情怀。
诗歌鉴赏:
《忆秦娥》以清新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边塞生活的悲凉与离愁。诗中泉水的流声、磨刀的水面、关山的明月等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孤独和忧伤的气氛。特别是“胡儿吹角,汉儿伤别”,体现了民族之间的冲突和汉人对故土的眷恋,情感真挚而动人。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玉门关外持旌节”与“葡萄入汉烽烟绝”的对比,描绘了战火对生活的影响,暗示了和平的脆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最后一句“燕然铭罢,又封高阙”则表达了对功名的追求与对未来的渴望,整体上流露出一种对历史的沉思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泉声咽:泉水流声含着悲切,象征着情感的深沉。
- 磨刀水映关山月:水面映照出月亮,暗示了孤独的心境。
- 胡儿吹角,汉儿伤别:民族间的冲突与汉人的离愁交织,表现了对家国的思念。
- 玉门关外持旌节:在边塞举起旌旗,象征着战争与牺牲。
- 葡萄入汉烽烟绝:美酒与战火的对比,体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
- 燕然铭罢,又封高阙:表达了对功业的追求与对历史的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泉声与悲伤的联系,暗示感情的沉重。
- 对仗:如“胡儿吹角,汉儿伤别”,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情感的对比。
- 拟人:泉水的咽声,使自然景物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绘和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传达出浓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 泉声:悲伤、孤独的象征。
- 磨刀水:暗示战争的准备,预示着动荡。
- 关山月:思乡、孤寂的情感。
- 玉门关:象征边塞与离别。
- 烽烟:战争的象征,代表破坏与痛苦。
- 燕然铭:功名与历史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胡儿”指代的是哪个民族?
- A. 汉族
- B. 胡族
- C. 满族
-
“磨刀水映关山月”中,水面映照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 A. 太阳
- B. 星星
- C. 月亮
-
诗中提到的“玉门关”象征着什么?
- A. 和平
- B. 离别与战乱
- C. 富饶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共通之处,但《忆秦娥》更加强调边塞的历史背景与民族情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边塞诗词选》
以上是对《忆秦娥》的详细解析和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美妙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