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方寔孙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丹诏求贤切,西行不可徐。
便乘天厩马,莫跨霸桥驴。
太白清平调,相如谏猎书。
定将新述作,一一寄田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可以理解为:
朝廷的诏书急切希望能找到贤才,前往西方的旅途不能耽误。
我便骑上天子的良马,不再骑那霸桥的驴子。
我将吟唱太白的《清平调》,借用相如的《谏猎书》。
我一定会把新作的诗篇,一一寄给我的田园小屋。
注释
- 丹诏:指朝廷的诏书,通常用红色的纸写成,象征着正式和重要。
- 求贤切:急切寻找贤才。
- 西行:这里指前往西方,可能暗指追求名声和前途。
- 天厩马:天子的马,象征优越和尊贵。
- 霸桥驴:指粗劣的交通工具,表明不再满足于低贱的生活。
- 太白:指李白,著名诗人。
- 清平调:李白的名作,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相如:指司马相如,著名的辞章家。
- 谏猎书:指相如的《谏猎书》,劝谏汉武帝停止狩猎。
- 田庐:指诗人的田园,象征隐居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文,号阮溪,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诗歌和散文。刘克庄的诗风豪放,追求个性,常表现出对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宋朝外有金、蒙之扰,内有宦官专权,导致社会动荡。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人才被重用的渴望,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送方寔孙》是一首表达对贤才的渴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的作品。诗中,刘克庄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开篇便提到“丹诏求贤切”,直接点明了主题,表明朝廷对贤才的急切渴求,反映了当时政治的迫切性和对人才的重视。
接着,通过“便乘天厩马,莫跨霸桥驴”的对比,诗人强调了自己决心追求更高目标的决心,不愿再满足于低贱的生活。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太白清平调,相如谏猎书”两句,引用了李白和司马相如的作品,表明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古人智慧的尊重,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将以诗歌作为表达情感的方式。最后一句“定将新述作,一一寄田庐”,描绘了诗人愿意将自己的新作寄回家乡的情景,体现了他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创作的信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刘克庄对人才的重视,也折射出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丹诏求贤切:开篇直接引入主题,表达了朝廷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 西行不可徐:强调前往西方的旅途不应拖延,暗示追求理想和目标的重要性。
- 便乘天厩马:诗人选择骑良马,象征着追求高贵和理想的决心。
- 莫跨霸桥驴:放弃低贱的生活,表明向上追求的态度。
- 太白清平调:提及李白的作品,表明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相如谏猎书:引用相如的劝谏,展示对古人智慧的尊重。
- 定将新述作:表达了对未来创作的信心。
- 一一寄田庐:表达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天厩马”与“霸桥驴”的对比,突出诗人的追求和决心。
- 典故:引用历史人物及其作品,增加诗歌的文化深度。
- 排比:句式的排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才的渴求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诏:象征权威和使命。
- 天厩马:象征高贵和理想。
- 霸桥驴:象征低贱和妥协。
- 太白:象征才华和理想。
- 田庐:象征归宿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丹诏”指什么?
- A. 一种美食
- B. 朝廷的诏书
- C. 一种乐器
-
诗人希望能骑上什么马?
- A. 霸桥驴
- B. 天厩马
- C. 任何马
-
诗中提到的“太白”是指哪位诗人?
- A. 杜甫
- B. 李白
- C. 白居易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清平调》
-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李白的作品风格对比:刘克庄更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理想,而李白则常常表现出洒脱与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