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赴省诸友·方云卿昆仲》
时间: 2025-01-04 06:58: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赴省诸友·方云卿昆仲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先朝取士尚雕虫,
前辈皆因此显融。
衡鉴集中推范老,
混成篇里得沂公。
杏园饮畅莺声早,
梨岭飞高雁影同。
岁晚交游各西上,
不留一个伴溪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送别之情。过去的朝代选拔士人时偏重于细枝末节,许多前辈正是因此而获得了荣耀。在《衡鉴》这本书中推崇的范仲淹,和在《混成篇》中提到的沂公,都是值得学习的榜样。杏园中饮酒欢畅,黄莺的歌声早已响起;梨岭上高飞的雁影与我一同相伴。年末时节,交游的朋友都朝西方而去,唯独我留在溪边孤独一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雕虫:形容细小的学问或技巧。
- 显融:指显赫而融通,意为通过某种方式获得名声。
- 衡鉴:这里指用以衡量和鉴别的人才标准。
- 沂公:指沂水之畔的公子,可能是范仲淹。
- 杏园:杏树成荫的地方,寓意文人雅聚之地。
- 梨岭:指梨树生长的山岭,象征自然的美好。
典故解析:
- 范老:指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为国家贡献而闻名。
- 沂公:可能指与范仲淹齐名的文人,象征当时的士人风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景奎,号天民,宋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才著称,作品多涉及政治、哲理和自然。刘克庄的诗风强调气势和情感,常常蕴含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送别朋友之际,反映了当时士人交游的习惯,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与自身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过去的士人选拔标准,表达了对文学及其传承的思考。开篇提到“先朝取士尚雕虫”,引出对古代士人风范的追溯,揭示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而“杏园饮畅莺声早,梨岭飞高雁影同”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美好回忆,形成了一种对比:繁华与孤独、欢聚与离别。最后的“岁晚交游各西上,不留一个伴溪翁”,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突显了岁月流逝带来的孤独感,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义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先朝取士尚雕虫”——反映了士人选拔时的标准,暗指对细节的过度追求。
- “前辈皆因此显融”——说明许多前辈凭借这样的标准而获得了成功。
- “衡鉴集中推范老”——借用历史典籍中的人物,表达对其的推崇。
- “混成篇里得沂公”——通过文人作品来表达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 “杏园饮畅莺声早”——描绘了欢聚饮酒的场景,意象鲜活。
- “梨岭飞高雁影同”——表达自然与友谊的交融,寓意友人相伴。
- “岁晚交游各西上”——描绘年末时节,朋友纷纷离去的情景。
- “不留一个伴溪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情感深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杏园饮畅莺声早,梨岭飞高雁影同”,形成音韵和谐的对仗。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友谊的象征,增添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友情与孤独展开,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同时流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和朋友离去的感慨,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杏园:象征文人雅聚的地方,代表欢愉与友谊。
- 梨岭:象征自然美景,寓意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 雁影:代表离别与思念,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范老”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苏轼
B. 朱熹
C. 范仲淹
D. 陆游 -
“岁晚交游各西上”中“西”字有何含义?
A. 方向
B. 朋友的去向
C. 季节
D. 自然景观
答案:
- C. 范仲淹
- B. 朋友的去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情感,使用了更为沉重的语气。
- 李白的《送友人》:虽同为送别之作,但更偏向豪放与洒脱,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代文人交游与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