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

时间: 2024-09-19 21:13:55

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

圣处一灯传,工夫萤雪边。

麴生风味恶,辜负西窗约。

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人间岁月堂堂去,
劝君快上青云路。
圣处一灯传,
工夫萤雪边。
麴生风味恶,
辜负西窗约。
沙岸片帆开,
寄书无雁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和对其前程的祝福。岁月在世间匆匆流逝,劝你快去追逐理想的道路;在圣洁之处,只有一盏明灯在闪烁,努力的时光如萤火虫与雪花般闪烁。酿酒的美味如今不再,辜负了当初在西窗下的约定。沙岸边一片小帆已经扬起,但我寄出的书信却没有鸥雁来回传递。

注释

  • 堂堂:形容时间流逝之迅速。
  • 青云路:指高升的前途,象征理想和事业。
  • 圣处一灯:指在高尚的地方有一盏明灯,象征智慧和希望。
  • 工夫:指辛勤努力。
  • 麴生:指酿酒的过程,暗指美好事物的消失。
  • 辜负:辜负、失信于人。
  • 西窗约:指在西窗下的约定,象征着友谊和期望。
  • 沙岸片帆开:描绘了船只出航的景象,暗示离别。
  • 寄书无雁来:意指信件未能传递,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军事家,字幼安,号稼轩。他的词风豪放,兼具豪情与细腻,常以历史、政治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辛弃疾一生经历了不少战争与政治斗争,深感国家动荡与个人理想的矛盾。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辛弃疾晚年,送别友人曹君之庄所,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其时,作者已对仕途失望,更多的是对理想的追求与怀念,寄托了浓厚的离愁别绪。

诗歌鉴赏

辛弃疾的《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以优美的意象和深厚的情感描绘了离别的情景。首句“人间岁月堂堂去”直接点出时间的无情,岁月如白驹过隙,让人感到无奈与惋惜。而“劝君快上青云路”则是对友人的殷切期望,鼓励他追求理想与前程。接下来的描写又将目光转向了追求与努力,提到“圣处一灯传,工夫萤雪边”,将努力与收获的关系形象化,呈现出一种静谧而又深沉的哲思。

“麴生风味恶,辜负西窗约”一语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惋惜,同时也隐含了对友人之间曾经的约定与承诺的失落。这种情感在词的最后以“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得到了升华,描绘了离别后孤独的心境,虽有帆船启航,但书信却无从传达,暗示着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隔阂与无奈。

整首词在细腻的情感中流露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使得这首词在送别的场景中更显深邃与感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间岁月堂堂去:表达时间的流逝无情,岁月仿佛在大堂里显现,形象而直白。
  2. 劝君快上青云路:劝告朋友尽快追寻自己的理想与目标,象征着事业的成功。
  3. 圣处一灯传:在高尚的地方,一盏灯象征着希望与智慧的传递。
  4. 工夫萤雪边:努力工作之际,仿佛是在漫漫长夜中,萤火虫与雪花的闪烁,暗含辛苦与微光。
  5. 麴生风味恶:美好的事物已然不再,失去的美味如同酿酒的过程变质,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6. 辜负西窗约:对曾经的约定感到愧疚与遗憾,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7. 沙岸片帆开:描绘了船只启航的画面,暗示离别和新的旅程。
  8. 寄书无雁来:寄出的信件没有得到回应,透出一丝孤独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与船旅比喻,形象生动。
  • 对仗:如“工夫萤雪边”与“麴生风味恶”,形成对比。
  • 意象:运用了光、影、风、帆等丰富意象,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对流逝时间的感慨、对理想追求的渴望,以及对离别的无奈与思念,展现了辛弃疾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岁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 青云:象征理想与前途。
  • :象征希望与智慧的指引。
  • 萤雪:象征努力与微小的成果。
  • 西窗:象征友谊与承诺。
  • 沙岸片帆:象征离别与新的旅程。
  • 鸥雁:象征信件的传递与思念的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云路”象征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事业的成功
    C. 人际关系
    D. 个人的孤独

  2. “寄书无雁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期待
    B. 孤独与失落
    C. 喜悦
    D. 愤怒

  3. 辛弃疾的词风特点是什么? A. 豪放与细腻
    B. 只注重形式
    C. 过于沉闷
    D. 不关心社会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与豪情。
  • 贺铸《天净沙·秋思》:在情感上与辛弃疾的作品有共鸣。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同样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感慨,具有相似的情感基调与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全集》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大辞典》
  • 各类关于宋代文学的研究论文与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