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赋雨岩》
时间: 2025-01-07 23:22:06意思解释
念奴娇·赋雨岩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原文展示:
近来何处有吾愁,何处还知吾乐。
一点凄凉千古意,独倚西风寥郭。
并竹寻泉,和云种树,唤做真闲客,
此心闲处,不应长藉邱壑。
休说往事皆非,而今云是,且把清尊酌。
醉里不知谁是我,非月非云非鹤。
露冷风高,松梢桂子,醉了还醒却。
北窗高卧,莫教啼鸟惊著。
白话文翻译:
最近哪里还有我的愁苦,哪里还知道我的快乐呢?
这点凄凉的情绪,蕴含着千古的意蕴,我独自倚靠着西风,望向空旷的城市。
我在竹林间寻觅泉水,和云朵一起种树,称自己为真正的闲客,
这样的心境,应该不再长久寄托于山川河岳之中。
休要说过去的事情都是错的,如今的一切都是如此,且把酒杯高举畅饮。
醉酒中不知自己是谁,既非月亮,也非云彩,更非仙鹤。
露水寒冷,风高松梢,还有桂花的香气,醉了之后还会醒来。
在北窗下高卧,别让啼鸟打扰到我。
注释:
- 何处:哪里。
- 吾愁、吾乐:我的忧愁,我的快乐。
- 凄凉:形容情感的孤独与不安。
- 西风:象征着秋天的凉意和萧瑟。
- 真闲客:真正的闲适之客。
- 邱壑:山丘与河谷,象征风景。
- 清尊:清酒的酒杯。
- 露冷风高:形容天气的寒冷与清新。
- 松梢桂子:松树的尖顶与桂花,象征诗人的闲情雅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爱国诗人。其词以豪放、激昂著称,作品常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念奴娇·赋雨岩》创作于辛弃疾晚年,诗人经历了波澜壮阔的一生,虽有成就,但也常感时事艰难,心中愁苦。此词表现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辛弃疾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苦乐的深刻思考。开篇即以“何处”引出内心的愁苦与快乐,构建出一种孤寂而又深邃的情感世界。词中提到的“独倚西风”,不仅描绘了秋天的萧瑟场景,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接着,通过“并竹寻泉,和云种树”,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强调心灵的宁静与闲适。此处的“真闲客”一语,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亦反映出其对社会纷扰的逃避。接下来的“休说往事皆非,而今云是”,则暗示过去的种种都已不再重要,唯有当下的体验最为真实。
最后,辛弃疾通过“醉里不知谁是我”表达了对自我的迷失与对世俗的超脱,展示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独特的人生观。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个人心境的抒发,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近来何处有吾愁:寻问内心的愁苦何在。
- 何处还知吾乐:又哪里还知道我的快乐。
- 一点凄凉千古意:这份凄凉蕴含着千古的情感。
- 独倚西风寥郭:我独自倚靠着西风,望着空旷的城市。
- 并竹寻泉:在竹林中寻觅泉水。
- 和云种树:与云朵一起种树。
- 唤做真闲客:称自己为真正的闲适之客。
- 此心闲处:这样的心境。
- 不应长藉邱壑:不应长久寄托于山川河岳。
- 休说往事皆非:不必再谈过去的事情。
- 而今云是:如今的一切就是如此。
- 且把清尊酌:不如高举酒杯畅饮。
- 醉里不知谁是我:醉酒中不知自己是谁。
- 非月非云非鹤:既非月亮,也非云彩,更非仙鹤。
- 露冷风高:露水寒冷,风高松梢。
- 醉了还醒却:醉了之后还会醒来。
- 北窗高卧:在北窗下高卧。
- 莫教啼鸟惊著:别让啼鸟打扰到我。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非月非云非鹤”表现出对自己身份的模糊与迷失。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情,增强情感代入感。
- 对仗:词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如“露冷风高,松梢桂子”。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感受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自我认知的迷失,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象征秋天与孤寂。
- 竹泉:代表自然与清新。
- 桂子:象征香气与美好。
- 醉酒:代表对世俗的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辛弃疾的《念奴娇·赋雨岩》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愁苦
- B. 快乐
- C. 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D. 对历史的追忆
-
“此心闲处”中“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 A. 忙碌
- B. 悠然自得
- C. 焦虑
- D. 迷茫
-
诗中提到的“非月非云非鹤”意味着什么?
- A. 自我身份的迷失
- B. 对自然的感悟
- C. 对过去的怀念
-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 - 苏轼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杨洪基
诗词对比:
- 辛弃疾 vs. 李清照:辛弃疾的豪放与李清照的柔婉形成鲜明对比,两者都在作品中抒发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