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识岷峨最上头,当年脚力与云浮。
两山父老如相问,一席三椽正卧游。
白话文翻译
我知道岷峨山的最高处,曾经我走得比云彩还高。
如果两山的乡亲们问我,我就会说我在一间三椽的小屋中悠闲地游玩。
注释
- 岷峨:岷山和峨眉山,是四川的著名山脉。
- 脚力:指走路的能力,形容年轻时的精力充沛。
- 云浮:形容在高处,像云彩一样漂浮。
- 两山父老:指岷山和峨眉山的当地老百姓。
- 一席三椽:形容简陋的房屋,三椽指屋檐的横梁。
典故解析
- 岷峨:岷山和峨眉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以其险峻和秀丽著称,常常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
- 云浮:常用来形容身处高处的状态,体现一种超脱的感觉,代表着诗人当年的豪情壮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以山水田园诗为主,作品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常表达对乡土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范成大送别朋友刘唐卿时,表达了对好友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高山和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歌鉴赏
《送刘唐卿户曹擢第西归》是范成大的代表作之一,诗中展现了诗人对高山的热爱和对好友的深情。开头两句,诗人自述曾经攀登岷峨山的经历,描绘出当年年轻时的豪情壮志,表现出一种勇于追求理想的精神。在这两句中,诗人通过“脚力与云浮”的对比,强调了他年轻时的活力和向上的力量,带有一丝怀旧的情感。
而后两句则转向对友人的问候和对生活的憧憬,表达了对故乡和山水的深情厚谊。在这里,诗人用“父老”来指代山中的乡亲,传达出对他们的关心与惦念。最后一句“一席三椽正卧游”,不仅描绘了简陋的居住环境,更反映了诗人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这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山水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生活的理解。透过诗句,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识岷峨最上头:诗人自述对岷峨山的熟悉,强调自己曾到达过最高处。
- 当年脚力与云浮:回忆年轻时的体力,表现出当时的勇气与豪情。
- 两山父老如相问:如果山中的乡亲们问起,表达了与乡亲们的亲近关系。
- 一席三椽正卧游:描绘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体现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仗,如“脚力”与“云浮”。
- 比喻:将年轻时的状态比喻为与云彩同在,展现出一种超脱的感觉。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和对友人的祝福,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岷峨:象征高大、雄伟的自然景观,代表着理想与追求。
- 云:象征自由、轻松的生活状态,体现诗人内心的向往。
- 父老:代表着故乡的人们,体现对乡土的深厚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岷峨”指的是哪座山?
A. 黄山
B. 岷山和峨眉山
C. 泰山 -
诗中提到的“一席三椽”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奢华
B. 简朴
C. 忙碌 -
诗歌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友人的祝福
B. 对高山的热爱
C. 对人生的思考
答案: 1.B, 2.B, 3.A, B, C(均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景色,表现闲适的生活态度。
诗词对比
- 范成大 vs 陶渊明:两位诗人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然而,范成大的诗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反思。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