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汤叔度雪》
时间: 2025-01-17 10:04: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汤叔度雪
杨万里 〔宋代〕
道得闲来尽未闲,
颇缘幽事扰心间。
卧听雪作披衣起,
不待天明带月看。
更觉梅枝殊摘索,
只惊蓬鬓却羁单。
飞花岂解知人意,
风里时时戏作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对心中幽思的烦扰。诗人躺在床上,听着雪声,起身披上衣服,不必等到天亮,也不必带着月光去看。诗人觉得梅枝的雪花很是特别,但也感到自己的蓬头垢面令人失意。飞舞的花瓣怎能懂得人心的意图,风中时常玩弄着这些花瓣,形成一团团的舞姿。
注释:
- 道得:道出,表达。
- 闲来:闲暇时光。
- 颇缘:多因,主要是因为。
- 幽事:内心深处的烦恼。
- 披衣:披上衣服,形容起身时的动作。
- 带月:带着月光,这里指夜晚。
- 梅枝:梅树的枝条,象征清冷与高洁。
- 蓬鬓:形容头发凌乱。
- 羁单:孤独,形容心境的孤单。
- 飞花:飘落的花瓣。
- 戏作团:嬉戏般形成团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田园生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流露出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的冬季,诗人可能在一个雪夜中,思绪万千,结合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诗人通过对雪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纷扰。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和汤叔度雪》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韵律和谐,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全诗以雪为中心,初看似乎是在描绘雪景,但实际上却渗透着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诗的开头“道得闲来尽未闲”,便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虽然有闲暇的时光,却因为心中的幽事而无法真正放松。接下来的“卧听雪作披衣起”,生动地刻画了诗人被雪声唤起的情景,显示了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在“更觉梅枝殊摘索”一句中,梅花的清雅与雪的纯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达出诗人对美的向往与对自身孤独的感叹。而最后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思考,飞花似乎在玩弄人心,显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优美的雪景,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道得闲来尽未闲:表达了诗人虽然有闲暇时间,但内心却因思绪纷扰而无法真正放松。
- 颇缘幽事扰心间:说明内心有烦恼的事情,影响了他的闲适感。
- 卧听雪作披衣起:描绘了诗人躺在床上听雪声,因而起身披衣,生动形象。
- 不待天明带月看: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宁愿在夜里去看雪。
- 更觉梅枝殊摘索:感受到梅枝上的雪花特别,暗示对美的追求。
- 只惊蓬鬓却羁单:表达了对自己形象的失落,内心的孤独感。
- 飞花岂解知人意:花瓣的飞舞并不能理解人心,传达一种无奈。
- 风里时时戏作团:最后一句用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快乐与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雪和梅枝的描写,寓意诗人的心境。
- 拟人:飞花“戏作团”,赋予花瓣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生活中闲适与烦扰的深刻反思,表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雪:象征宁静与纯洁,反映诗人内心的渴望。
- 梅枝:象征高洁与坚韧,代表诗人对美的追求。
- 飞花:象征无常与变幻,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幽事”指的是什么? A. 外界的纷扰
B. 内心的烦恼
C. 自然的景色 -
诗人“卧听雪作披衣起”说明了什么? A. 诗人喜欢雪
B. 诗人被雪声唤醒
C. 诗人不想起床 -
“飞花岂解知人意”中的“飞花”指的是什么? A. 飞舞的雪花
B. 飘落的花瓣
C. 风中的叶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 王安石的《梅花》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杨万里的《和汤叔度雪》与王安石的《梅花》进行比较,探讨两位诗人对梅花的不同理解和情感表达。王安石的梅花更强调品格的坚韧,而杨万里的梅枝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唐宋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杨万里生平与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