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延生观后山上小堂》

时间: 2025-01-19 15:32:40

谢公游意未能厌,踏尽登山屐齿尖。

古殿神仙深杳杳,香炉烟翠起纤纤。

岩花寂历飘琼片,庭桧萧疏漏玉蟾。

帝子莫归人不见,微风细雨自开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谢公游意未能厌,踏尽登山屐齿尖。
古殿神仙深杳杳,香炉烟翠起纤纤。
岩花寂历飘琼片,庭桧萧疏漏玉蟾。
帝子莫归人不见,微风细雨自开帘。

白话文翻译:

谢公的游兴似乎还未满足,登山的鞋底已经磨得尖尖的。
古老的殿宇深邃幽静,香炉的烟雾轻轻升起,显得格外清翠。
山岩上的花朵静静飘落,像琼瑶的片片;庭院中的柏树稀疏,透过它能看到明月。
帝子(指汉武帝的爱妃王嫱)再也不回归,人们也看不见他,微风细雨中,帘幕轻轻打开。

注释:

  • 谢公:指谢安,东晋时期的名士,以游山玩水著称。
  • 屐齿尖:屐是木屐,齿是底部的尖端,形容登山时鞋子的磨损。
  • 杳杳:深远、幽暗的样子。
  • 香炉烟翠:形容香炉中香烟缭绕,色彩让人感到清新、高远。
  • 琼片:美玉的碎片,形容花瓣轻飘的样子。
  • 玉蟾:玉制的蟾蜍,象征月亮。
  • 帝子: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帝王或美人,常用来代表美好的事物或人。
  • 开帘:诗句中指微风和细雨将帘幕轻轻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苏轼的弟弟。与兄长同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善于诗词,风格洒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辙游览后山小堂时,灵感来源于对自然景色的感悟。诗中折射出对神仙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思考,展现了山水之美与内心世界的和谐。

诗歌鉴赏:

苏辙的《次韵子瞻延生观后山上小堂》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及人生态度的诗作。全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写,折射出诗人对人间神仙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开篇“谢公游意未能厌,踏尽登山屐齿尖。”,以谢公游山的形象引入,表明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不断探索的精神;而“古殿神仙深杳杳,香炉烟翠起纤纤。”则呈现出一种神秘、静谧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幅仙境画卷之中。

接下来的“岩花寂历飘琼片,庭桧萧疏漏玉蟾。”,通过对自然细致入微的描写,诗人将花瓣与月亮结合,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的相融。最后一句“帝子莫归人不见,微风细雨自开帘。”,则是对过去的怀念与现实的感叹,微风细雨中,似乎隐藏着不尽的思绪与感伤。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又表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人文情怀与自然观的结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谢公游意未能厌:谢公游玩的情趣似乎没有满足,表明诗人对游览的热情。
  2. 踏尽登山屐齿尖:形容在山上行走的辛劳,脚下的木屐已被磨损。
  3. 古殿神仙深杳杳:古老的殿宇深邃而幽静,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4. 香炉烟翠起纤纤:香烟缭绕,轻盈飘散,象征着清新和高远。
  5. 岩花寂历飘琼片:山岩上的花瓣静静飘落,描绘出一种恬静的美。
  6. 庭桧萧疏漏玉蟾:庭院中的松柏稀疏,透过它可以看到明月,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7. 帝子莫归人不见:提到帝子的离去,表达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惋惜。
  8. 微风细雨自开帘:微风细雨轻轻掀起帘幕,营造出一种淡雅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瓣比作琼片,增添了诗的美感。
  • 拟人:微风与细雨被描绘成有意图的存在,营造出一种生动的场景。
  • 对仗:如“香炉烟翠”和“岩花寂历”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人们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悟。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谢公:象征着高雅的生活与人文情怀。
  • 香炉:代表着恬静与灵性。
  • 岩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脆弱。
  • 玉蟾:象征着明月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谢公游意未能厌”中“厌”的意思是: A. 满足
    B. 讨厌
    C. 忍耐
    D. 渴望

  2. “香炉烟翠起纤纤”中“纤纤”指的是: A. 细小轻盈
    B. 幽深
    C. 冷清
    D. 繁茂

  3. 诗中提到的“帝子”指的是: A. 汉武帝的爱妃
    B. 仙人
    C. 名士
    D. 诗人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诗作,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山中杂诗》:王维的诗作,描绘山中自然景色与隐逸生活。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 vs. 《次韵子瞻延生观后山上小堂》
    • 前者描绘了晨曦中的自然景象,表现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后者则更注重内心的感受与对神仙境界的追求,两者在主题与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苏辙诗文选》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