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饯东堂诏令赋诗》

时间: 2025-01-17 10:21:26

人亦有言,有因有缘。

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明明在上,斯语岂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赐饯东堂诏令赋诗
人亦有言,有因有缘。
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明明在上,斯语岂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人们常说,人生有因缘关系。官职中没有中间人,不如回归乡田。上天明明是有道理的,这样的话难道不是吗?

注释:

  • 因缘:因果关系,缘分。
  • 官无中人:官场上没有中间人,暗指官场混乱或无人的状态。
  • 归田:回归田园,隐喻辞官归隐。
  • 明明在上:上天或真理明白而清楚。

典故解析:

“人亦有言”可见于古代对因果关系的思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和联系。古人常有辞官归田的传统,李密在此也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密,字义山,魏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闻名。他的生平多有波折,曾参与政治,但后期多选择隐居,反映了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在魏晋时期,政治腐败,士人纷纷辞官归隐。李密的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不满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哲理,表达了对人际关系和官场生活的思考。开篇“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引入了人生哲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因果关系,为下文的官场描写做了铺垫。紧接着,“官无中人,不如归田”则直白地表达了对官场的反感,李密以此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对仕途的失望与对田园的向往。最后一句“明明在上,斯语岂然”,则是对上天公正的呼唤,强调世事的真理和人生的选择,体现了诗人在困境中寻求解脱的渴望。

整首诗的结构紧凑,意象深刻,情感真挚,展示了李密的才华与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它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对士人命运的普遍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人亦有言,有因有缘。”:人们常说,人与人之间有着因果关系与缘分。
    2. “官无中人,不如归田。”:在官场上没有中间人,处境复杂,不如回归田园,过简单的生活。
    3. “明明在上,斯语岂然。”:上天的道理是明白的,这样的话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了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因缘”和“归田”来象征人生的选择和追求。
  • 主题思想: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对官场的不满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寻求自由与解放的情感。

意象分析:

  • 因缘:象征人际关系与命运的交织。
  • 官场:代表权力与腐败,暗示诗人对官场的失望。
  • 田园:象征自然与自由,表达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密的“因缘”指的是什么?

    • A.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 B. 物质财富
    • C. 官场的权力斗争
  2. 诗中提到的“归田”意味着什么?

    • A. 进入官场
    • B. 回归乡村生活
    • C. 追求名利
  3. 诗的最后一句“明明在上”强调了什么?

    • A. 上天的公正
    • B. 个人的努力
    • C. 官场的腐败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李密的“归田”呼应。两者都反映了对官场的厌倦,但陶渊明更加注重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而李密则在哲理上更具深度,关注人生的选择与命运的反思。

参考资料:

  • 《魏晋诗人研究》
  • 《李密与其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