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雪霁》
时间: 2025-01-17 10:39: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开平雪霁
作者: 汪元量 〔宋代〕
雪霁山崔嵬,平荒绝人迹。
猎猎大风寒,杳杳远天碧。
腐儒策蹇驴,觅句绕沙碛。
一吟三徘徊,日卓人影直。
孤鸿云中来,对我声呖呖。
乃知晴天好,物类各有适。
顷刻片云生,雪花大如席。
伟哉复伟哉,造物真戏剧。
白话文翻译
雪后天晴,山峦巍峨,平坦的荒野上没有人迹。
刺骨的寒风猎猎作响,遥远的天空澄碧如洗。
那些腐朽的书生骑着蹇驴,寻求诗句在沙碛间徘徊。
吟诵一首诗句,徘徊三次,阳光下人影直立。
孤雁从云中飞来,对着我鸣叫呖呖。
这时才知道晴天的美好,万物各有适应之处。
转瞬之间,片片云彩生起,雪花大如席。
伟大啊真伟大,造物主的安排真是戏剧。
注释
- 雪霁:雪停后,天气晴朗。
- 崔嵬:形容山势高峻。
- 猎猎:形容风声或旗帜飘动的声音。
- 杳杳:形容远而且幽暗。
- 腐儒:指那些腐朽的知识分子。
- 策蹇驴:骑着瘦弱的驴。
- 呖呖:鸟鸣声,形容孤雁的叫声。
- 适:适合,适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宋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景华,号少华,晚号天外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开平雪霁》创作于北方的雪后,诗人通过描绘雪后清晨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对世人不同生活状态的观察和思考。
诗歌鉴赏
《开平雪霁》是一首描绘雪后景色的诗作。诗人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雪后的山川景象以及人们的不同处境。开篇即描绘了雪霁后的高山与荒野,体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宁静。接着,诗人通过“猎猎大风寒,杳杳远天碧”的描写,传达了冬季的寒冷与清澈的天空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孤寂的氛围。
在诗的中段,诗人提到“腐儒策蹇驴”,用以反映当时社会中某些知识分子的无奈与迷茫,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而“一吟三徘徊”则表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坚持与执着,显示出诗人对文字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最后,诗人感叹“伟哉复伟哉,造物真戏剧”,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与赞美,强调造物主的神奇与伟大。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社会乃至生命的观察与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雪霁山崔嵬:雪后天空晴朗,山峦显得更加巍峨。
- 平荒绝人迹:平坦的荒野上没有任何人迹,环境显得十分宁静。
- 猎猎大风寒:刺骨的大风在吹,声音猎猎作响,传递出冬季的寒冷。
- 杳杳远天碧:遥远的天空清澈而明亮,色彩如洗。
- 腐儒策蹇驴:形象化地描绘了那些腐朽的知识分子,骑着瘦弱的驴,表现其无能与落魄。
- 觅句绕沙碛:他们在沙漠中寻找诗句,表现出对创作的执着。
- 一吟三徘徊:吟诵一首诗句,徘徊三次,显示出对艺术的重视。
- 日卓人影直:阳光下人的影子笔直,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 孤鸿云中来:孤雁从云中飞来,增添了一丝孤独的意象。
- 对我声呖呖:孤雁对着我鸣叫,突显人与自然的交流。
- 乃知晴天好:这时才明白晴天的美好。
- 物类各有适:万物各有其适应的环境。
- 顷刻片云生:瞬间之间,片片云彩出现。
- 雪花大如席:雪花大得像席子,描绘出雪的厚度。
- 伟哉复伟哉:感叹自然的伟大。
- 造物真戏剧:造物主的安排,如同一场戏剧般精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花比作“席”,形象化了雪的厚度。
- 拟人:孤雁的鸣叫让人感觉它在与诗人交流。
- 对仗:如“猎猎大风寒,杳杳远天碧”,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不同人生态度的观察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纯洁、宁静。
- 山:象征高远、坚定。
- 荒野:象征孤独、冷清。
- 孤鸿:象征孤独与自由。
- 阳光:象征希望与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腐儒”指的是: A. 高尚的士人
B. 腐朽的书生
C. 富有的商人
D. 公正的裁判 -
诗中“雪花大如席”所表达的意思是: A. 雪花很小
B. 雪花厚度很大
C. 雪花像纸一样轻
D. 雪花飘落很快 -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思考
C. 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D. 对历史的追溯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同样描绘春天的美丽,但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 《夜泊牛渚怀古》: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现出对历史的沉思,与《开平雪霁》在意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解析》
- 相关论文及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