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归家 其三》

时间: 2025-01-04 08:01:51

一炬成焦土,先人此敝庐。

有家真壁立,无树可巢居。

小妇啼开箧,群童喜荷锄。

苔花经雨长,狼藉满家书。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乱后归家 其三

作者: 黄遵宪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一炬成焦土,先人此敝庐。
有家真壁立,无树可巢居。
小妇啼开箧,群童喜荷锄。
苔花经雨长,狼藉满家书。

白话文翻译:

这把火焰化为焦土,先人的房子已经破烂不堪。
虽然有家,但墙壁正好竖立,却没有树可以栖息。
年轻的妻子在哭泣中打开箱子,孩子们高兴地拿着锄头。
苔藓和花草经过雨水滋润而生长,家中的书籍却满是狼藉。

注释:

  1. :火把,指代火焰。
  2. 焦土:烧焦的土地,形容被毁坏的景象。
  3. 敝庐:破旧的房屋,庐指的是家。
  4. 壁立:墙壁竖立,表示房屋虽然存在,但并不完好。
  5. 巢居:指栖息的地方,常用来比喻安居之所。
  6. :哭泣,形容悲伤的情绪。
  7. :箱子,常用来存放物品。
  8. 荷锄:拿着锄头,指孩子们在劳动。
  9. 狼藉:杂乱无序的样子,形容家中的书籍散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遵宪(1848-1905),清末政治家、诗人和翻译家,是维新派的重要成员。他主张学习西方,倡导变革,作品多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朝末年,国家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通过描绘家庭生活的破败,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苦难和对家园破坏的深切感受。

诗歌鉴赏:

《乱后归家 其三》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战乱后归家的惨状,展现了诗人对故土沦陷的无奈与悲痛。首句“一炬成焦土”,直接交代了火焰的肆虐,带出一种刻骨铭心的痛感。接着,诗人提到“先人此敝庐”,不仅表达了对先辈遗产的怀念,也流露出对家园的深深惋惜。虽然家仍在,但“无树可巢居”却让人感到无处可栖,仿佛失去了生存的根基。接下来的“小妇啼开箧”,描绘了年轻妻子因丧失家园而悲伤的情景,孩子们却在“喜荷锄”中流露出天真无邪,与家庭的悲惨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人们在苦难中寻找生活的希望。最后一句“苔花经雨长,狼藉满家书”则与前面的悲伤形成对比,苔花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但满地狼藉的书籍却暗示着文化的破灭和心灵的荒芜。整首诗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怀念、对家园破坏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深刻体现了那个时代的苦难与人们的坚韧。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一炬成焦土:火焰烧毁了一切,家园成为焦土,开启了悲惨的叙述。
    • 先人此敝庐:这是先人的家,但如今已是残破不堪,寄托了对过去的追忆。
    • 有家真壁立,无树可巢居:虽然家仍在,但环境恶劣,没有可以栖息的树木,这种无奈感逐渐加深。
    • 小妇啼开箧:年轻妻子因悲痛而哭泣,表明家庭的破碎带来的情感冲击。
    • 群童喜荷锄:孩子们在劳动中找到乐趣,展现出天真与对逆境的无畏。
    • 苔花经雨长,狼藉满家书:苔花的生长象征生命的希望,而狼藉的书籍则反映出文化的破败。
  2.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炬”比喻火焰的破坏力,体现了战争的残酷。
    • 对比:小妇的哭泣与孩子们的欢笑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人性的复杂。
    • 拟人:苔花经雨长,赋予了自然以生命的生机。
  3.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家庭的破败与生存的艰难,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苦痛的控诉,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仍然努力生活的坚韧精神。

意象分析:

  1. 焦土:象征着战争和毁灭,代表着破碎的家园和文化。
  2. 敝庐:先人留下的家,承载着历史和记忆。
  3. 啼哭:象征着失去和悲痛,表达了对家庭的无奈。
  4. 荷锄:孩子们的劳动象征着对生活的希望和顽强。
  5. 苔花:自然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坚韧,而“狼藉”则指向文化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一炬成焦土”指代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家园的毁灭
    C. 文化的传承

  2. “小妇啼开箧”中,小妇的情感状态是?
    A. 开心
    B. 悲伤
    C. 思念

  3. 诗中“群童喜荷锄”表现了什么?
    A. 孩子的无知
    B. 孩子的乐观
    C. 孩子的懵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现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的《春望》:描绘战乱对家庭和国家的影响,情感深沉。

诗词对比:

  • 黄遵宪 vs. 杜甫:黄遵宪的作品更为直接,体现个人情感的流露;而杜甫的《春望》则通过描写国家的破败来反映个人的苦痛,风格更为沉重。
  • 相同点:两者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控诉。
  • 不同点:黄遵宪更强调个人的家庭生活,杜甫则更关注国家与社会的整体。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黄遵宪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黄遵宪诗文选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