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明日元宵》
时间: 2025-01-14 10:12: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明日元宵
作者:王迈 〔宋代〕
明日元宵,蔼佳气清凉金粟。
人道是史君寿母,宴瑶池曲。
九十春来萱草茂,三千年后蟠桃熟。
看鳌头名字未多时,分符竹。
熏宝篆,张银烛。
佳庆事,人人祝。
况平反阴德,在长生箓。
最喜芸香怀玉燕,安排锦帐骑银鹿。
待雕轩文驷上堤沙,如天福。
白话文翻译
明天是元宵节,空气清新而凉爽,金色的灯笼高挂。人们说这是史君的寿母在瑶池上宴请宾客。经过了九十个春天,庭前的萱草茂盛,三千年后的蟠桃也将成熟。看这榜首的名字不久就会有了,分发着竹符。熏香的宝篆、点亮的银烛,大家都在庆祝这美好的时刻。更何况在这长生的祝福下,大家都在追求阴德。最令人开心的是那怀有香气的玉燕,准备在锦帐上骑着银鹿。等着雕轩上的文驷在堤沙上行驶,如同天赐的福气。
注释
字词注释
- 蔼佳气:形容气候温暖而宜人。
- 金粟:指金色的灯笼或装饰。
- 史君:指史君的寿母,是古代典故。
- 瑶池:指传说中的仙境,常用于形容美好的场所。
- 萱草:象征母亲的草,常用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
- 蟠桃:传说中的仙桃,象征长寿。
- 分符竹:代表分发喜庆的竹符,寓意吉祥。
- 熏宝篆:指用香熏烧的宝篆,表示祝福。
- 长生箓:表示长寿的祝福。
- 玉燕:象征美丽和吉祥的鸟。
- 文驷:指文雅的四匹马,大多用于形容华丽的车马。
典故解析
- 史君的寿母:出自古代的传说,寓意长寿和吉庆。
- 蟠桃会:源于《西游记》,蟠桃象征长寿和仙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迈,宋代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其豪放的词风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以及对节日的热情与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宵佳节,反映了诗人对节日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元宵节是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象征团圆与吉祥。
诗歌鉴赏
《满江红·明日元宵》是一首充满节日气氛的词作,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与欢庆。王迈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元宵的美好氛围跃然纸上。诗中描绘了佳气的清凉,金色灯笼的辉煌,以及人们欢聚一堂的场景。
诗的开头提到“明日元宵”,立刻引入节日的主题,营造出一种期待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史君寿母,宴瑶池曲”的典故,引入对长寿和幸福的祝愿,展现出一种古典的文化内涵。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述了春天的美丽和丰收的期待,展现出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最后的几句,诗人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祝愿的渴望。整首诗不仅在形式上流畅,更在意境上深邃,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明日元宵”:点明节日,制造期待感。
- “蔼佳气清凉金粟”:描绘节日的氛围,清凉的气候与金色的灯笼。
- “人道是史君寿母,宴瑶池曲”:引入典故,表达对长寿的祝愿。
- “九十春来萱草茂,三千年后蟠桃熟”:用自然景象象征长寿与丰收。
- “看鳌头名字未多时,分符竹”:暗示节日的庆祝还在继续,竹符象征吉祥。
- “熏宝篆,张银烛”:描绘节日庆祝的细节,营造热烈气氛。
- “佳庆事,人人祝”:展现人们共同祝福的场景。
- “况平反阴德,在长生箓”:强调道德的重要性与长寿的祝愿。
- “最喜芸香怀玉燕,安排锦帐骑银鹿”:描绘了美好的人物与场景,增添了春天的气息。
- “待雕轩文驷上堤沙,如天福”:以优美的比喻升华主题,表达对幸福生活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元宵的气氛比作金粟,形象生动。
- 对仗:如“熏宝篆,张银烛”,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用“九十春”与“三千年”强调时光的流逝与长寿的期盼。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递了对长寿、幸福和吉祥的祝愿,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元宵:象征团圆与节日的欢庆。
- 金粟:象征财富与繁荣。
- 蟠桃:象征长寿与吉祥。
- 银鹿:象征美好与纯洁。
- 锦帐:象征富贵与温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材料中提到的“史君”指代什么?
A. 一位历史人物
B. 一种动物
C. 一种植物 -
“看鳌头名字未多时”中“鳌头”指代什么?
A. 诗人的名字
B. 佳节的庆祝
C. 争夺的榜首 -
诗中提到的“蟠桃”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长寿
C. 快乐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正月十五夜灯》:描绘元宵节的乐趣与热闹,意象丰富。
-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的作品,表达对元宵节的深情回忆与期盼。
诗词对比
王迈的《满江红·明日元宵》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均以元宵节为题材,但王迈更侧重于对节日氛围的描绘与长寿的祝愿,而辛弃疾则更多表达个人情感与对往事的怀念。两者在形式与内容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精华》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迈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