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朝欢 岁暮不得归,顿动羁思,因念远方征戍之士,及为寇虏所徵迫者》
时间: 2025-01-19 20:07: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归朝欢
岁暮不得归,顿动羁思,因念远方征戍之士,及为寇虏所徵迫者
——汪东
急景凋年风惨冽。
远望千峰飞鸟绝。
博山添炷水沈烟,
重帏深掩流苏结。
悲来无暂歇。
闭门久断行车辙。
数归期不知朝暮,
揽镜已华发。
地暖春光漏泄。
因忆团圞儿女节。
故园有信放梅花,
天涯是处愁冰雪。
四邻疲战伐。
北韩烽火连南越。
想依稀石壕村畔,
更作无家别。
白话文翻译
年末时节,不能回归,心中愁绪涌动,想念远方的征戍士兵,以及被敌寇逼迫的人们。
眼前的景象萧条,寒风刺骨;远方的千山万峰,无存飞鸟的身影。
博山上添了香烛,烟雾缭绕,深重的帷幕遮挡了流苏的窗。
悲哀之情无时无刻不在,关上门后,久断了往来的车辙。
归来的日期不知何时,早已在镜前见到了白发。
大地渐暖,春光透出缝隙,想起团圆的儿女情。
故乡传来梅花的消息,天涯之处满是忧愁与冰雪。
周围的人们都因战争而疲惫,北方的烽火连绵不绝,南方的边境同样不安。
想起那石壕村旁,似乎又多了一份无家的离别。
注释
- 羁思:指被拘留或羁绊的思绪。
- 博山:指博山香,古代用来祭祀的香料。
- 重帏:指厚重的帷幕,象征遮断外界。
- 流苏:古代窗帘的装饰,象征温柔和美好。
- 团圞:表示团圆,尤其是家庭团聚的场景。
- 烽火:古代报警信号,象征战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多表现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对离别和思乡的情感。他的风格沉郁,常用自然景象映衬内心的痛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岁末之际,正值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因思念家乡和亲人而感到无比惆怅,深刻反映了战士和被征迫者的苦楚。
诗歌鉴赏
《归朝欢》是一首充满忧伤与思乡之情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岁暮时节的萧条景象,诗人通过“急景凋年风惨冽”的开篇,引入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此时,远方的士兵和被迫害的人民成为诗人心头挥之不去的牵挂。诗中多次提到“归期”、“团圞”,表现了对团聚的渴望与无奈,尤其在“数归期不知朝暮,揽镜已华发”中,岁月的流逝和无常感尤为突出。
诗中还用自然景象如“千峰飞鸟绝”、“博山添炷水沈烟”等来映射内心的孤寂与悲凉,表达了对故园的思念与对战乱的痛心。最后的几句,提到了“北韩烽火连南越”,直接点明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战乱,加深了整首诗的沉重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急景凋年风惨冽:描绘了寒冷的天气和凋零的景象,暗示生命的脆弱。
- 远望千峰飞鸟绝:远处的孤独景象,飞鸟的消失暗示着希望的破灭。
- 博山添炷水沈烟:祭祀的香烛,暗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重帏深掩流苏结:帷幕的遮掩象征着内心的封闭与孤独。
- 悲来无暂歇:悲伤的情绪一直没有停歇。
- 闭门久断行车辙:与外界的隔绝,暗示了对生活的无奈。
- 数归期不知朝暮:对归乡的渴望与无望。
- 揽镜已华发:时间流逝,已然白发苍苍。
- 地暖春光漏泄:春天即将来临,但忧愁依旧。
- 因忆团圞儿女节:思念团圆的节日,增加了思乡情。
- 故园有信放梅花:梅花象征着希望与思念。
- 天涯是处愁冰雪:无论身在何处,都难以摆脱愁苦。
- 四邻疲战伐:周围的战争景象加重了内心的焦虑。
- 北韩烽火连南越:战争的无休止,暗示社会动荡。
- 想依稀石壕村畔:回忆故乡的宁静,现实却是无家可归。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梅花”象征对故乡的思念。
- 拟人:将春光拟人化,展现温暖的希望。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思乡与对战争的痛苦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家庭团聚的渴望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风:象征苦寒的现实与孤独的心情。
- 飞鸟:象征自由与希望的失去。
- 梅花:象征思念与希望,寄托对故乡的祝福。
- 烽火:象征战争与动荡,反映社会的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博山”象征什么? A. 远方的家乡
B. 祭祀的香烛
C. 战争的悲惨 -
诗人通过“闭门久断行车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外界的向往
B. 对生活的无奈与孤独
C. 对朋友的思念 -
“数归期不知朝暮”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 希望渺茫
B. 急于回家
C. 享受生活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归朝欢》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静夜思》更侧重于夜晚的孤独与对家乡的直接思念,而《归朝欢》则在思乡的基础上融合了战争的背景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上内容涵盖了对《归朝欢》的详细解析,读者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