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芳草·萧寺记梦》

时间: 2025-01-17 08:32:59

客夜怎生过。

梦相伴、绮窗吟和。

薄嗔佯笑道,若不是恁凄凉,肯来么。

来去苦匆匆,准拟待、晓钟敲破。

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著琉璃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客夜怎生过。梦相伴绮窗吟和。薄嗔佯笑道,若不是恁凄凉,肯来么。来去苦匆匆,准拟待晓钟敲破。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著琉璃火。

白话文翻译:

客夜怎么度过呢?梦中有你陪伴,在华丽的窗前吟唱。虽然有些轻微的怨恨,却假装笑着说,若不是如此凄凉,你怎么会来呢?来去匆忙,真想等到破晓的钟声响起。乍然依偎在一起,灯花一闪而落,却又对着琉璃的火焰。

注释:

  • 客夜:客人夜晚,指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感。
  • 绮窗:华丽的窗子,象征美好的环境。
  • 薄嗔:轻微的怨恨,表现诗人内心的矛盾情感。
  • 恁凄凉:如此凄凉,感叹内心的孤独。
  • :忽然,表示突然的情感变化。
  • 琉璃火:象征温暖与美好,和内心的孤独形成对比。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涉及,但反映了作者对梦境与现实、孤独与陪伴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705),满族人,清代词人,字容若,号若耕,因其才华横溢而被誉为“词宗”。他的一生多经历了政治动荡与个人悲剧,尤其是早逝的妻子让他常常沉浸在哀愁与思念之中。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之际,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示了他复杂的情感世界。

诗歌鉴赏:

《寻芳草·萧寺记梦》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细腻描绘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梦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夜晚的深切感受。开头的“客夜怎生过”直接点出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感,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而“梦相伴绮窗吟和”则将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梦中吟唱的美好与现实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诗人用“薄嗔佯笑道”表现出内心的矛盾,既有对孤独的怨恨,又有对梦中陪伴的珍惜。这种微妙的情感变化,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人们在孤独时的复杂心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感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客夜怎生过:诗人自问在这个孤独的夜晚该如何度过,表现出对孤独的感叹。
  2. 梦相伴绮窗吟和:梦境中有美好的陪伴,营造出一幅温馨的画面。
  3. 薄嗔佯笑道:微微的怨恨中掺杂着假装的笑容,体现出内心的挣扎。
  4. 若不是恁凄凉,肯来么:质问梦境的存在是否真的值得,反映出对现实的无奈。
  5. 来去苦匆匆:时光流逝的匆忙,暗示着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6. 准拟待晓钟敲破:期待黎明的到来,象征着对未来的希望。
  7. 乍偎人一闪灯花堕:短暂的亲密瞬间,象征着脆弱的幸福。
  8. 却对著琉璃火:对着温暖的火焰,形成孤独与温暖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灯花堕”比喻短暂而美好的时光。
  • 拟人:梦境的陪伴被赋予人的属性,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对仗: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的深刻感受,以及对美好梦境的渴望与追忆。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人们在寂寞时对温暖与陪伴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美好的幻想,象征着希望与安慰。
  • 灯花:短暂而美丽的东西,象征着幸福的瞬间。
  • 琉璃火:温暖、美好的象征,体现了对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来表达孤独感?

    • A. 梦境
    • B. 自然景象
    • C. 人物对话
  2. “薄嗔佯笑道”中的“薄嗔”是什么意思?

    • A. 深重的怨恨
    • B. 轻微的怨恨
    • C. 快乐的情绪
  3. 诗中“琉璃火”象征什么?

    • A. 真实的生活
    • B. 温暖与希望
    • C. 冷酷与孤独

答案:

  1. A. 梦境
  2. B. 轻微的怨恨
  3. B. 温暖与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一剪梅》

诗词对比:

  • 纳兰性德 vs. 李清照:两者都表达了对孤独与美好的追求,但纳兰更多地反映了男性的孤独,而李清照则融入了女性的柔情与细腻。

参考资料:

  • 《纳兰性德诗词集》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