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十里湖光载酒游
作者: 纳兰性德 〔清代〕
十里湖光载酒游,
青帘低映白苹洲。
西风听彻采菱讴。
沙岸有时双袖拥,
画船何处一竿收。
归来无语晚妆楼。
白话文翻译
在十里湖光中,载着酒酣畅游玩,
青色的帘子低垂,映照着白色的苹洲。
西风轻轻吹拂,听见了采菱人的歌声。
沙滩的岸边,时常双袖相拥,
画舫何处能找到一根竹竿收起呢?
归来时无话可说,只能在晚妆楼中静静沉思。
注释
- 湖光:指湖水的光景。
- 青帘:指青色的帘子,象征宁静。
- 白苹洲:白色的苹草洲,给人清新之感。
- 采菱:指采摘菱角的人,常见于湖泊的场景。
- 沙岸:沙滩,岸边的沙地。
- 画船:装饰精美的船只。
- 晚妆楼:指晚上的楼阁,暗指归来后的无奈与孤独。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采菱”暗指江南水乡的生活场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江南的湖光山色、轻舟流水,常是文人墨客吟咏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满族人,是清代著名的词人。其词风清新婉丽,情感细腻,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感叹与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纳兰性德心境颓废之时。词中描绘的湖光山色与游玩情景,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内心孤独的反映。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以清丽的自然景象和悠闲的游玩情景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的表达。开头两句“十里湖光载酒游,青帘低映白苹洲”描绘出一幅湖光山色的美丽画面,诗人似乎在享受着这片宁静的自然,酒与景的结合让人身心愉悦。
接下来的“西风听彻采菱讴”则引入了人声,西风轻抚,采菱人歌唱,画面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沙岸的描写“沙岸有时双袖拥”,则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可能是情侣的双双拥抱,增添了一丝温馨。
最后两句“画船何处一竿收,归来无语晚妆楼”则让人感受到一丝惆怅。画船不知归处,诗人内心的孤独感随之而来,似乎在感叹美好时光的易逝与归来的无奈。这种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词更加深刻,既有对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十里湖光载酒游”: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在湖边游玩的情景,气氛愉悦。
- “青帘低映白苹洲”:青色的帘子倒映在白苹洲上,形成了优美的画面。
- “西风听彻采菱讴”:西风带来采菱人的歌声,增添了生活气息。
- “沙岸有时双袖拥”:沙滩上有双袖相拥的情景,暗示温馨的人际关系。
- “画船何处一竿收”:对归舟的迷茫,象征时间的流逝。
- “归来无语晚妆楼”:归家后无话可说,表现了孤独的心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光”与“酒游”结合,形象地表达了游玩的乐趣。
- 拟人:西风被赋予了“听”的能力,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 对仗:整首词结构工整,形成优美的音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短暂的感叹,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 湖光: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青帘:代表着悠闲的生活氛围。
- 白苹洲:体现了水乡的恬静与清新。
- 采菱:象征人间烟火气,增添生活的真实感。
- 画船:象征着美好与幽远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采菱”指的是?
- A. 采摘菱角的人
- B. 采摘荷花的人
- C. 采摘桃花的人
-
诗中的“青帘”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宁静
- C. 忧伤
-
“归来无语晚妆楼”中的“无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忧愁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李白更注重豪放与奔放的情感,而纳兰性德则更侧重细腻与感伤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纳兰性德词选》
- 《清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