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兴州晁太守新开古东池》
时间: 2025-01-06 09:01: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百亩新池傍郭斜,
居人行乐路人夸。
自言官长如灵运,
能使江山似永嘉。
纵饮坐中遗白帢,
幽寻尽处见桃花。
不堪山鸟号归去,
长遣王孙苦忆家。
白话文翻译:
在城郭旁边新开辟了一片百亩的池塘,
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乐意游玩,路过的行人也纷纷称赞。
自称官员的才能像谢灵运一样,
能使得江山如同永嘉那样美丽。
纵情饮酒时,白色的帢子遗落在座位上,
幽静的地方,尽处都能看到桃花。
不忍心听见山鸟悲鸣归去,
长久地让王孙们痛苦地怀念故乡。
注释:
字词注释:
- 百亩:指面积,一百亩的池塘。
- 傍郭:靠近城郭。
- 灵运:指谢灵运,南朝宋著名诗人,以山水诗著称。
- 江山:指自然景色和地方。
- 永嘉:古地名,今浙江温州,著名的山水风光之地。
- 白帢:白色的帽子,古时男子常戴。
- 幽寻:指幽静的地方的寻访。
- 桃花:象征春天和美好的景象。
- 王孙:指贵族子弟,通常有游子之意。
典故解析:
- 谢灵运:以其出色的山水诗闻名,诗中提到他是对文人理想的追求,象征着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向往。
- 永嘉:代表美丽的自然风光,诗人用此地名来表达对美的赞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变,既有豪放奔放之气,又有细腻婉约之美。苏轼在政治上屡遭贬谪,但他仍然保持乐观,积极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被贬至兴州(今浙江省)期间,正值他政治生涯的低谷。诗中描绘新开池塘的美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新开池塘的景象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首联“百亩新池傍郭斜”,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百亩池塘的开辟为居住在此的人们提供了游乐的场所,生动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气息。而“居人行乐路人夸”则流露出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人与自然的关系融洽。
随着诗歌的推进,苏轼自谦地将自己与谢灵运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自然与美的向往。“能使江山似永嘉”一句,将自然景色的美与个人的追求融合起来,展现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美好愿景。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了个人情感的抒发,白帢的遗落象征着放纵与洒脱,而桃花的幽寻则传递出一种隐秘的美感。在最后两句中,山鸟的啼鸣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怀念。这种情感的细腻与深厚,使整首诗在美景与情感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思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百亩新池傍郭斜:描绘新开辟的池塘,位置在城郭旁边,既是自然景观的展现,也暗示着人们的生活乐趣。
- 居人行乐路人夸:居住的人们在此游玩,过路的人们也纷纷称赞,表现出人们对新环境的喜爱。
- 自言官长如灵运:诗人自谦,官员的才华如同谢灵运,表明了对才情的向往。
- 能使江山似永嘉:理想中的治理使得江山美如永嘉,体现了诗人对政治理想的追求。
- 纵饮坐中遗白帢:饮酒作乐时,白色的帽子遗落在座位上,表现了放松的状态。
- 幽寻尽处见桃花:在幽静的地方,处处可见桃花,象征着美好与生机。
- 不堪山鸟号归去:山鸟的啼鸣让人不忍心,暗示着思乡情绪。
- 长遣王孙苦忆家:长久以来,王孙们因思念故乡而感到苦恼,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怀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自言官长如灵运”,在形式上相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官员的才能比作谢灵运,强调其才情。
- 象征:桃花象征着春天和美好,白帢则象征着洒脱与自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新池塘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表现了在美好生活与个人情感之间的矛盾与交织。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既有风景的美丽,也有情感的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池:象征着新生活与美好的未来。
- 桃花:代表春天、生机与美好的愿望。
- 山鸟:象征思乡的情感与归属感。
- 白帢:象征个人的洒脱与放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百亩新池”位于哪个地方? A. 郊外
B. 城郭旁
C. 山中 -
“自言官长如灵运”中的“灵运”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谢灵运 -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在最后两句中是如何表现的? A. 通过饮酒来麻醉
B. 通过山鸟的啼鸣
C. 通过对新池的赞美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暘》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寄题兴州晁太守新开古东池》与王维的《山居秋暘》均描绘自然风光,但苏轼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更突出山水的静谧与内心的宁静。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审美取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文选》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