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花菩萨泉见饷,二首》

时间: 2025-01-06 09:22:57

酴醾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青蛟走玉骨,羽盖蒙珠幰。

不妆艳已绝,无风香自远。

凄凉吴宫阙,红粉埋故苑。

至今微月夜,笙箫来翠巘。

余妍入此花,千载尚清婉。

怪君呼不归,定为花所挽。

昨宵雷雨恶,花尽君应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酴醾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青蛟走玉骨,羽盖蒙珠幰。
不妆艳已绝,无风香自远。
凄凉吴宫阙,红粉埋故苑。
至今微月夜,笙箫来翠巘。
余妍入此花,千载尚清婉。
怪君呼不归,定为花所挽。
昨宵雷雨恶,花尽君应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酴醾花不与春天争艳,孤独地在最晚开放。青蛟(青龙)在玉石上游走,羽毛的覆盖下闪烁着珠光。它并不需要浓妆艳抹,自有清香飘散很远。吴宫的阙楼显得凄凉,红颜花粉埋没了旧苑。直到现在,在细微的月夜里,笙箫声传来翠峦之上。我的美丽融入了这花中,千年之后依然清雅婉约。怪只怪你总是不归,定是被这花吸引住了。昨夜的雷雨恶劣,花已凋零,你应该也该回来了。

注释

  • 酴醾:一种花,意指酴醾花,常用来形容不争春的高洁。
  • 青蛟:青色的龙,代表高贵和灵动。
  • 羽盖:指覆盖在花上的羽毛,象征华丽。
  • 珠幰:指闪耀的珠光。
  • 吴宫阙:指吴地的宫殿,象征凄凉的往昔。
  • 红粉:指美丽的女子,常用来比喻花朵。
  • 微月夜:指静谧的月夜,营造了诗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苏州人。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兼具豪放与细腻,风格独特,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酴醾花的意象体现了他对高洁人生的向往,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酴醾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孤独、高洁和美好事物的深切感悟。酴醾花的生长特性使其成为了孤独与高洁的象征,诗人借此花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诗中描绘的景象如青蛟、羽盖、珠光等,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又恬淡的氛围,仿佛让人能感受到那种淡淡的香气和宁静的夜晚。

对比诗的最后两句,诗人以“怪君呼不归”引出了对友人的思念,暗示着他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时光的惜别。整首诗情致优雅,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有对人生的哲思,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淡泊与清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酴醾不争春,寂寞开最晚:酴醾花不与春花争艳,虽然孤独却在最晚时分绽放,暗示高洁的品格。
  • 青蛟走玉骨,羽盖蒙珠幰:青蛟在玉石间游走,华丽的羽毛上闪烁着珠光,展现出一种华美景象。
  • 不妆艳已绝,无风香自远:即使不施粉黛,酴醾花的香气仍然远扬,表现了自然之美的真实与纯粹。
  • 凄凉吴宫阙,红粉埋故苑:吴地的宫阙显得冷清,花粉埋没昔日的繁华,蕴含着时光流逝的感慨。
  • 至今微月夜,笙箫来翠巘:在美丽的月夜中,笙箫声传来,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余妍入此花,千载尚清婉:即使千年后,这花的美丽仍然清雅婉约,象征着永恒的美。
  • 怪君呼不归,定为花所挽:诗人感叹朋友未归,可能是被花的美丽吸引住了。
  • 昨宵雷雨恶,花尽君应返:昨夜的雷雨摧残了花朵,暗示朋友应该回来的时机已到。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酴醾”象征高洁)、拟人(花香自远)、对仗(“青蛟走玉骨”与“羽盖蒙珠幰”)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酴醾花:象征孤独和高洁。
  • 青蛟:代表灵动与高贵。
  • 月夜:象征宁静与思念。
  • 笙箫:传递出一种悠扬的音乐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酴醾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丽
    B. 高洁
    C. 春天

  2. 诗人为何感叹“怪君呼不归”? A. 因为友人未归
    B. 因为花凋谢
    C. 因为天气恶劣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与本诗均表现了自然景色与情感的关系,但前者更多地表现了人生哲理,而本诗则侧重于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参考资料

  1. 《苏轼诗文选》
  2. 《宋代文学史》
  3.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