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景文赠傅义秀才》

时间: 2025-01-14 21:41:28

幼眇文章宜和寡,峥嵘肝肺亦交难。

未能飞瓦弹清角,肯便投泥戏泼寒。

忽见秋风吹洛水,遥知霜叶满长安。

诗成送与刘夫子,莫遣孙郎帐下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幼眇文章宜和寡,峥嵘肝肺亦交难。
未能飞瓦弹清角,肯便投泥戏泼寒。
忽见秋风吹洛水,遥知霜叶满长安。
诗成送与刘夫子,莫遣孙郎帐下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年轻人在文章上应该谦逊和少说,情感与志向的表达也很困难。虽然不能像飞瓦一样轻巧地敲响清脆的乐声,也不愿意在寒冷的泥水中玩耍。忽然看到秋风吹动洛水,远远就知道长安的霜叶已经满地。诗写成后送给刘夫子,希望不要让孙郎在帐下欣赏。

注释:

字词注释:

  • 幼眇:年轻人,初出茅庐的人。
  • 文章:文才,文章才华。
  • 宜和寡:应当和气谦逊,不要张扬。
  • 峥嵘:形容气势或风采,肝肺指内心的情感与志向。
  • 飞瓦:形容轻巧的东西,指清脆的乐声。
  • 弹清角:弹奏清脆的乐器。
  • 投泥戏泼寒:在寒冷的泥水中玩耍,指不务正业。
  • 洛水:指洛河,古代名河。
  • 霜叶:秋天霜降后,树叶变得枯黄。
  • 刘夫子:指刘景文,诗中提到的朋友。
  • 孙郎:指孙子,可能是指刘夫子的弟子。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秋风吹洛水”、“霜叶满长安”借景抒情,展现了时光流逝与人生感悟的主题,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作品涵盖诗、词、文、赋等,风格豪放、清新,深受后世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朋友刘景文的,表达了他对年轻人应当谦逊和处世态度的思考,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的感慨,反映出作者对社会和自我的观察。

诗歌鉴赏:

苏轼在《次韵刘景文赠傅义秀才》中,通过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年轻人的心态与人生的价值。诗的开头便以“幼眇文章宜和寡”开宗明义,强调年轻人在才华上要谦逊,制止自己的浮躁。接着,苏轼以“峥嵘肝肺亦交难”表达了内心情感的复杂与难以表达,显示出成熟与年轻之间的对比。

诗中“未能飞瓦弹清角”与“肯便投泥戏泼寒”的对照,进一步突出了年轻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虽然心中有理想,但往往会被生活的琐碎所困扰,不能如愿以偿。随着诗意的深入,作者通过“忽见秋风吹洛水,遥知霜叶满长安”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无常。

最后一句“诗成送与刘夫子,莫遣孙郎帐下看”则带有几分调侃与幽默,既是对朋友的情谊,也是对年轻人的警醒,提醒他们要珍惜时间与机会。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个文人的智慧与思考,值得后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幼眇文章宜和寡:年轻的才子在学业上应当谦和。
  2. 峥嵘肝肺亦交难:情感与抱负的表达是困难的。
  3. 未能飞瓦弹清角:不能轻松地演奏出美好的音符。
  4. 肯便投泥戏泼寒:不愿意在寒冷的环境中打闹。
  5. 忽见秋风吹洛水:忽然看到秋风拂动洛水。
  6. 遥知霜叶满长安:远远地知道长安的霜叶已经落满。
  7. 诗成送与刘夫子:诗写成后送给刘夫子。
  8. 莫遣孙郎帐下看:希望不要让孙郎在帐下观看。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飞瓦”和“弹清角”,形成工整的对称。
  • 比喻:将年轻人的理想与现实比作飞瓦与泥水,形象生动。
  • 意象:秋风、霜叶等意象,营造出浓厚的秋意与人生哲理。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年轻人应当谦逊与追求理想的思考,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霜叶: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美好事物的消逝。
  • 洛水:含有历史与文化的深厚象征,代表着古代文人墨客的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苏轼
    C. 杜甫

  2. “幼眇文章宜和寡”中“和寡”是什么意思?
    A. 和气谦逊
    B. 张扬
    C. 争斗

  3. 诗中提到的“霜叶”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时光流逝
    C. 努力奋斗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感慨时光与人生的作品。
  • 李白《将进酒》:表现出对理想与人生的追求。

诗词对比:

  1. 苏轼与李白的作品在情感表达上都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但苏轼更注重对内心细腻的把握,而李白则强调豪情的洒脱。
  2. 杜甫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常常带有沉重的历史感,与苏轼的轻松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词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