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蕲泽》

时间: 2025-01-17 10:27:56

雄吞六国弱秦强,壮士逡巡野水傍。

耕叟不知鸿鹄志,笑观宫室忤陈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蕲泽 张耒 〔宋代〕

雄吞六国弱秦强,壮士逡巡野水傍。 耕叟不知鸿鹄志,笑观宫室忤陈王。

白话文翻译:

强大的秦国吞并了六国,使其变得弱小,勇敢的壮士在野水边徘徊。 耕田的老者不懂得壮士的远大志向,笑着观看宫室的变迁,却触怒了陈王。

注释:

  • 雄吞六国:指秦国强大,吞并了其他六个国家。
  • 弱秦强:使秦国变得弱小。
  • 壮士逡巡:壮士徘徊不前。
  • 野水傍:野外的河边。
  • 鸿鹄志:比喻远大的志向。
  • 笑观宫室:笑着观看宫室的变迁。
  • 忤陈王:触怒了陈王。

典故解析:

  • 鸿鹄志:出自《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在起义前曾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比喻远大的志向。
  • 陈王:指陈胜,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秦国强大和壮士志向的思考,以及对普通百姓对历史变迁的无知和漠视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秦国强大和壮士志向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壮士的无奈。诗中“雄吞六国弱秦强”一句,既表达了秦国的强大,也暗示了壮士的无力。而“壮士逡巡野水傍”则进一步描绘了壮士的徘徊和无奈。后两句通过耕叟的视角,揭示了普通百姓对历史变迁的无知和漠视,以及壮士志向的孤独和不被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雄吞六国弱秦强:这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秦国的强大和六国的弱小,同时也暗示了壮士的无力。
  2. 壮士逡巡野水傍:这句诗描绘了壮士在野水边的徘徊,表达了壮士的无奈和孤独。
  3. 耕叟不知鸿鹄志:这句诗通过耕叟的视角,揭示了普通百姓对壮士志向的无知。
  4. 笑观宫室忤陈王:这句诗通过耕叟的笑观,揭示了普通百姓对历史变迁的漠视,同时也表达了壮士志向的孤独和不被理解。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秦国的强大和六国的弱小,以及壮士的徘徊和耕叟的无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比喻:“鸿鹄志”比喻壮士的远大志向。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秦国的强大和壮士志向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普通百姓对历史变迁的无知和漠视的感慨。

意象分析:

  • 雄吞六国:象征秦国的强大。
  • 壮士逡巡:象征壮士的无奈和孤独。
  • 鸿鹄志:象征壮士的远大志向。
  • 笑观宫室:象征普通百姓对历史变迁的无知和漠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雄吞六国”指的是哪个国家? A. 秦国 B. 齐国 C. 楚国 D. 赵国

  2. “鸿鹄志”比喻的是什么? A. 普通志向 B. 远大志向 C. 平凡生活 D. 历史变迁

  3. 诗中“笑观宫室忤陈王”中的“陈王”指的是谁? A. 陈胜 B. 陈平 C. 陈友谅 D. 陈霸先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过秦论》贾谊:通过对秦国兴衰的分析,展现了历史的沧桑。
  • 《滕王阁序》王勃: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表达了作者的远大志向。

诗词对比:

  • 《过秦论》贾谊与《过蕲泽》张耒:两者都通过对秦国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但前者更侧重于分析,后者更侧重于抒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钱钟书:对宋代诗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 《张耒集》:收录了张耒的诗文作品,是研究张耒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