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胥引 梦》
时间: 2025-01-19 16:02: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华胥引 梦
李符 〔清代〕
试妆才罢,乍坐还眠,任欹翠枕。
渐敛娇波,懒云钗溜浑不省。
屈戌难锁柔魂,度柳墙无影。
暗逐春骢,遍寻烟水云岭。
此际相逢,道真真画眉人并。
不知红日,窗间移桃过杏。
分付呢喃双燕,近前催醒。
重叠花阴,怕伊迷了鸳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刚刚试妆完毕,懒懒地坐着又想睡去,依靠着翠色的枕头。她的娇羞渐渐隐去,懒散的心情让她的头饰微微滑落,完全不在意。心中柔情难以自禁,穿过柳墙却找不到身影。她暗中追逐着春天的马车,四处寻找那烟雾缭绕、云雾缥缈的山岭。此时此刻相逢,真是那画眉的美人。却不知红日已经升起,窗边桃花已过杏花。轻声叮嘱双燕,催促她早早醒来。重重花影遮挡,生怕她迷失在那鸳鸯的小径上。
注释:
- 试妆:试着化妆。
- 乍坐还眠:刚坐下又想睡。
- 翠枕:绿色的枕头,象征青春美丽。
- 娇波:形容女子的娇媚。
- 屈戌:屈指,表示难以控制。
- 春骢:春天的马,象征美好的时光。
- 画眉人:形容美丽的女子。
- 红日:象征清晨的阳光。
- 呢喃双燕:比喻双燕的轻声低语,形容亲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笔触著称,常描写爱情、自然及生活的细节。他的作品常带有浓厚的抒情性和画面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描绘。诗中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表现了对青春与爱情的珍惜与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华胥引 梦》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女子在春日的慵懒与美丽。诗歌开篇就以“试妆才罢”引入,展现了女子对外貌的关心与追求美的心态。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诗人通过“翠枕”和“娇波”等意象,细腻地刻画出女子的柔情与娇媚,展现了她那种恣意而又懒散的生活状态。诗中“屈戌难锁柔魂”,则暗示了内心的柔情难以被束缚,反映了对自由爱情的渴望。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描绘了一个充满春意的场景,暗中追逐春骢,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在这一过程中,女子与春天的自然景色交融,传达出一种和谐的美感。结尾处,诗人用“怕伊迷了鸳径”的句子,体现出对女子的关心与爱护,表现了深厚的情感与细腻的心理描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表现了青春的美好与爱情的甜蜜,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爱的温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试妆才罢:表现出女子对美的追求,试妆后仍感到迷醉。
- 乍坐还眠:展现她懒散的状态,似乎不愿意离开梦境。
- 任欹翠枕:形象化女子的柔弱与美丽。
- 渐敛娇波:暗示她的心情逐渐收敛,内心的波动。
- 屈戌难锁柔魂:表达她的柔情无法被束缚,渴望自由。
- 度柳墙无影:寻找爱人却无影无踪的孤独感。
- 暗逐春骢:象征追逐美好的春天与爱情。
- 遍寻烟水云岭:展现了对美景的向往。
- 此际相逢:描绘了相遇的美好时刻。
- 不知红日,窗间移桃过杏:描绘时间的流逝与春天的变迁。
- 分付呢喃双燕:比喻温柔的叮咛与关心。
- 重叠花阴:形容花影重重,增添了神秘感。
- 怕伊迷了鸳径:表达了对爱的珍惜与保护。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春骢”比喻美好的时光。
- 拟人:如“呢喃双燕”,赋予燕子人性化的温柔。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极具对称美,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内心活动与自然景色,表现了对青春、爱情的追求与珍惜,反映了女性在爱情中柔情似水的一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枕:象征青春与美丽。
- 娇波:代表女子的柔情。
- 春骢:象征美好时光的流逝。
- 柳墙:象征隔离与渴望。
- 鸳径:象征爱情的道路与选择。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充满了生机与情感,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试妆才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期待
B. 懒散
C. 忧伤 -
“屈戌难锁柔魂”中的“屈戌”意指什么?
A. 自由
B. 束缚
C. 追逐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青春的怀念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爱情的追求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温庭筠的《菩萨蛮》
诗词对比:
- 李符的《华胥引 梦》与温庭筠的《菩萨蛮》都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爱情的柔情,但李符更加细腻,温庭筠则更为直接和豪放。两者在意象使用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李符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李符诗词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