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黄柳·咏柳》
时间: 2025-01-14 08:15: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淡黄柳·咏柳
作者:纳兰性德 〔清代〕
三眠未歇,乍到秋时节。
一树斜阳蝉更咽,曾绾灞陵离别。
絮己为萍风卷叶,空凄切。
长条莫轻折,苏小恨倩他说。
尽飘零游冶章台客。
红板桥空,溅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的是初秋时节,作者在柳树下的感慨。诗的开头提到自己刚刚醒来,秋天已经悄然来临。窗外的阳光斜照,一棵柳树下,蝉声依旧哀怨,似乎在诉说离别的愁苦。那飘动的柳絮仿佛是随风而来的浮萍,令人感到空虚而凄凉。作者劝诫自己不要轻易折断那垂柳的枝条,因为曾经的情感纠葛使他心生怨恨。最后,诗人描绘了一幅凄凉的场景:曾经热闹的地方,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红板桥,裙摆溅起的水花,伴随晨风和残月,似乎在诉说着往日的情景。
注释:
- 三眠未歇:指的是刚刚醒来,前一夜未眠。
- 乍到秋时节:突然之间,秋天已经来临。
- 斜阳:夕阳西下,阳光斜照。
- 蝉更咽:蝉的叫声更加凄凉,似乎在哀鸣。
- 灞陵:指的是古地名,常用来比喻离别。
- 絮己为萍:形容柳絮在风中飘荡,像浮萍一样随风而去。
- 苏小:指苏小小,是一个历史上的悲情人物,寓意深远。
- 游冶章台客:指游玩的人,章台是古代游乐场所,象征着繁华与喧嚣。
- 红板桥:指桥的颜色和材质,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705),字容若,号容若,满族人,清代著名词人。他以词作闻名于世,作品风格婉约、细腻,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纳兰性德生活在清初,社会动荡,诗词中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
《淡黄柳·咏柳》创作于秋季,正值作者人生的某个阶段,或许是因离别、思念而作。诗中的情景和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尤其是在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交织中,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歌鉴赏:
这首《淡黄柳·咏柳》以其清新而深邃的情感,构建了一幅秋日的画面。开篇的“三眠未歇”立即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略显忧郁的氛围中,仿佛作者刚刚从梦境中醒来,意识到时光的流逝。接下来的“乍到秋时节”则是对季节变换的感叹,突显出秋天的来临带来的无形压力和对过往的追忆。
诗中的柳树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作者情感的寄托。蝉鸣的“更咽”,映射出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对往日欢乐的怀念。接下来的意象“絮己为萍”,巧妙地将柳絮与浮萍相提并论,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漂泊感和无根之感。
“长条莫轻折”一句,寓意深刻,劝诫自己在感情上应更加珍惜,不要轻易放弃。最后的“红板桥空,溅裙人去”,则描绘出一种凄凉的景象,仿佛曾经热闹的场景已成为过往,叹息与孤独感愈发明显。这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展现了秋天的静谧与思念的苦涩,透过表面,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眠未歇:指刚醒,暗示夜的漫长与忧伤的积累。
- 乍到秋时节:感受到季节的变化,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一树斜阳蝉更咽:阳光斜照,蝉声凄切,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
- 曾绾灞陵离别:提及离别的痛苦,隐喻着人际关系的疏远。
- 絮己为萍风卷叶:柳絮随风飘散,象征着无根的漂泊。
- 长条莫轻折:劝诫自己珍惜目前的事物。
- 苏小恨倩他说:暗指情感的复杂,可能的误会与不甘。
- 尽飘零游冶章台客:描绘了繁华的落幕,游玩的客人已不复存在。
- 红板桥空,溅裙人去: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残余的美好已逝去。
- 依旧晓风残月:最后的意象,带来一种无尽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絮比作浮萍,暗示漂泊与无依。
- 拟人:蝉声被赋予了情感,使得自然景象更具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多处采用对仗工整的手法,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日情景的怀念。用柳树作为象征,反映出人生中的离别与无常,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象征柔情与离别,代表着思念与无奈。
- 蝉:象征夏天的结束,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 秋:象征成熟与凋零,暗示着人生的变化。
- 红板桥:象征曾经的繁华与往日的热闹,现如今却只剩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淡黄柳·咏柳》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纳兰性德
- C.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苏小”指的是谁?
- A. 一个历史人物
- B. 一种花
- C. 诗人的朋友
-
“长条莫轻折”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爱情的珍惜
- B. 对友情的怀念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以自然景色与情感交融为主题。
- 《离骚》(屈原):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淡黄柳》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思乡与愁苦,但李白的作品更为直白,纳兰性德则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纳兰性德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