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感事 其一》

时间: 2025-01-19 13:45:36

登高远望恨无端,满目烽烟不忍看。

未了寸心惭负国,欲擎只手恨休官。

长河马邑西风紧,枯树蝉声夕照寒。

青眼终歌一搔首,问谁砥柱挽狂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高远望恨无端,满目烽烟不忍看。
未了寸心惭负国,欲擎只手恨休官。
长河马邑西风紧,枯树蝉声夕照寒。
青眼终歌一搔首,问谁砥柱挽狂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深切忧虑与感慨。登高望远,却感到无尽的怨恨,眼前满是烽火连天,令人不忍直视。心中难以释怀,对国家的愧疚感油然而生,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一切,却因官职的缘故而感到无能为力。长河边的马邑,西风呼啸,枯树上蝉声凄凉,夕阳染红了天边,显得更加寒冷。最后,诗人发出感叹,想要问问谁能像砥柱一样挽救这狂风暴浪。

注释:

  • 烽烟:指战火,烽火连天,象征国家动乱。
  • 寸心:内心的情感与愧疚。
  • 恨休官:对自己未能承担责任的懊悔。
  • 长河:指长江,寓意家国河山。
  • 马邑:历史上一个地名,象征着边疆之地。
  • 青眼:在这里指诗人自己,代表着清醒的目光。
  • 砥柱:比喻能够支撑和挽救国家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秉铨,清代诗人,生于动荡的历史时期,目睹了国家的兴衰荣辱。他的诗歌往往表现出浓厚的忧国忧民情怀,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正是国家面临外患内忧的时期,诗人通过个人的视角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津门感事 其一》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深刻情感的作品。诗人在高处眺望,眼前的景象让他感到无尽的愤懑与哀伤。诗的开头以“恨无端”揭示了内心的烦恼,接着以“满目烽烟”展现了战争的惨烈,令人心痛。作者对国家的负疚感通过“未了寸心惭负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情感的深度让人感到悲壮。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将自然景象与心境相结合,长河、枯树与蝉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象征着战乱带来的萧条与孤独。最后一句“问谁砥柱挽狂澜”不仅是对未来的期盼与呼唤,也表达了对能够担当重任者的渴望。整体来看,诗作在情感表达上深刻而细腻,语言简练却充满力量,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登高远望恨无端:登上高处远望,心中无尽的怨恨难以释怀。
  2. 满目烽烟不忍看:眼前尽是战火,令人无法直视。
  3. 未了寸心惭负国:内心对国家未能尽责的惭愧之情。
  4. 欲擎只手恨休官:想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却因无权而感到无奈。
  5. 长河马邑西风紧:描绘长河边的天气,象征着外部环境的严峻。
  6. 枯树蝉声夕照寒:用枯树与蝉声来渲染孤寂与寒冷的气氛。
  7. 青眼终歌一搔首:诗人自我默念,表达内心的无奈与渴望。
  8. 问谁砥柱挽狂澜:向社会发出呼吁,期望有人能够支撑国家的重任。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砥柱”比喻能够支撑国家的人物。
  • 对仗:整首诗中许多句子工整且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内心的情感状态。

主题思想:

全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不满与无力感,同时也展现了对未来的渴望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烽烟:象征战争与动乱。
  • 长河:象征国家的大好河山与历史的长河。
  • 枯树蝉声:象征凋零与孤独,营造出悲凉的氛围。
  • 青眼:代表清醒的意识与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国家现状的忧虑? A. 描绘自然景象
    B. 直接抨击政府
    C. 讲述个人故事
    D. 描述历史事件
    答案:A

  2. “恨无端”中的“无端”是什么意思? A. 有原因
    B. 无缘无故
    C. 有头有尾
    D. 难以理解
    答案:B

  3. “砥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战争
    B. 支撑国家的人
    C. 风雨
    D. 个人的理想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张秉铨的《津门感事 其一》与杜甫的《春望》有相似的主题,都是对国家现状的深切忧虑与感慨。杜甫在《春望》中同样描绘了战乱带来的悲惨景象,表现出对家国的忧虑与思考。这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都有着强烈的共鸣,但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杜甫与他的时代》
  • 《张秉铨诗文集》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张秉铨的《津门感事 其一》,感受其中的情感与历史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