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听松声》

时间: 2025-01-01 14:51:02

庭际微风动,高松韵自生。

听时无物乱,尽日觉神清。

强与幽泉并,翻嫌细雨并。

拂空增鹤唳,过牖合琴声。

况复当秋暮,偏宜在月明。

不知深涧底,萧瑟有谁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赋得听松声
庭际微风动,高松韵自生。
听时无物乱,尽日觉神清。
强与幽泉并,翻嫌细雨并。
拂空增鹤唳,过牖合琴声。
况复当秋暮,偏宜在月明。
不知深涧底,萧瑟有谁听。

白话文翻译:

在庭院边微风轻拂,高耸的松树自有其韵。
听那松声时,周围毫无杂乱,整日感到神清气爽。
这松声与幽静的泉水相得益彰,却也嫌细雨的声音太过细微。
松声拂空,似增添了鹤鸣,透过窗棂,仿佛合奏着琴声。
况且在秋天的黄昏,正适合在月光下倾听。
深涧底下的萧瑟之声,不知又有谁能听到呢?

注释:

  • 庭际:庭院的边缘。
  • 高松:高耸的松树。
  • 韵自生:松树自然而然地发出韵律。
  • 无物乱:没有其他声音干扰。
  • 尽日:整天。
  • 神清:精神清爽。
  • 强与幽泉并:松声与静谧的泉水声相比。
  • 翻嫌:反而觉得。
  • 细雨并:细雨的声音。
  • 拂空:轻轻拂动空中。
  • 鹤唳:鹤的叫声。
  • 过牖:透过窗户。
  • 合琴声:与琴声合奏。
  • 秋暮:秋天的黄昏。
  • 月明:明亮的月光。
  • 深涧底:深涧的底部。
  • 萧瑟:凄凉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得仁,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宁静。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诗人常常自娱自乐,喜欢在自然中陶冶情操,借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赋得听松声》是一首典型的描绘自然与抒发情感的古诗。诗中通过描绘庭院中高松的松声,展现出一种宁静与清新之感。诗人巧妙地利用了“微风”与“高松”的结合,让读者感受到微风拂过高松时松声的韵律之美。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富有韵味,情感上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求。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表达了在秋天的黄昏,伴随着月光的映照,聆听松声的那份愉悦与宁静。诗的最后一句“不知深涧底,萧瑟有谁听”,则引人深思,似乎在提醒我们在美好的自然之声中,还有更多的声音被忽略和遗忘。这种对自然的敏感与对人类情感的思考,使得诗歌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是对内心的探索与反思。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庭际微风动,高松韵自生:描述庭院中松树在微风中摇曳,发出自然的韵律。
    • 听时无物乱,尽日觉神清:听松声时无其他声音打扰,整日感到心神清明。
    • 强与幽泉并,翻嫌细雨并:松声与泉水声相比,反而觉得细雨声太轻。
    • 拂空增鹤唳,过牖合琴声:松声与鹤鸣声交融,透过窗棂似有琴声相伴。
    • 况复当秋暮,偏宜在月明:秋天的黄昏,尤其适合在明月下倾听。
    • 不知深涧底,萧瑟有谁听:深涧底的凄凉声音,令人思索又有谁能听到。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声比作琴声,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对仗:如“强与幽泉并,翻嫌细雨并”,形成了和谐的音韵。
    • 拟人:松声被赋予了韵律的特性,仿佛在与人对话。
  3. 主题思想

    • 诗歌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也引发对人类在自然中存在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松声: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 微风:代表着自然的轻柔与细腻。
  • 月明:象征着宁静与清澈的内心世界。
  • 深涧:暗示着人类情感的深邃与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高松的声音与什么声相比? A. 雷声
    B. 泉水声
    C. 雨声
    D. 风声

  2. 诗人在秋天的哪个时刻倾听松声? A. 早晨
    B. 正午
    C. 黄昏
    D. 深夜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思考
    D. 忍耐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中问答》:同样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更侧重于人与山水的对话,与刘得仁的松声形成呼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与王维的诗歌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