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敬晊助教二首(一作无可诗)》
时间: 2025-01-17 09:51: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敬晊助教二首(一作无可诗)
到来常听说清虚,手把玄元七字书。
仙籍不知名姓有,道情惟见往来疏。
已能绝粒无饥色,早晚休官买隐居。
便欲去随为弟子,片云孤鹤可相于。
街西静观求居处,不到权门到寺频。
禁掖人知连状荐,国庠官满一家贫。
清仪称是蓬瀛客,直气堪为谏诤臣。
自顾无成年渐长,报恩惟愿杀微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权力的淡漠。诗人听闻清虚之道,手握道理书籍,然而他的仙籍却不知名姓。诗中提到他已经能做到不再饥饿,早晚想要辞官隐居,愿意随师学习,像那孤鹤一般自由自在。尽管他在街西寻找隐居之处,却不愿去权势之家,而是常去寺庙。对于权贵的推荐,他感到无奈,国学的官位满了,但自己家境贫困。诗人自认为是蓬瀛的客人,直言直气可以做谏诤的臣子。自顾渐渐年长,唯愿以微薄之身回报恩德。
注释
- 清虚:指一种清净无为的道理。
- 玄元七字书:指道教经典,象征深奥的道理。
- 仙籍:指道教的修道资格。
- 绝粒:形容不再饥饿,已达到脱离对物质的依赖。
- 蓬瀛:传说中的仙境,象征自由与理想生活。
- 谏诤臣:直言不讳的臣子,象征正直和忠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得仁,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道教思想和诗歌风格著称,作品多涉及隐逸与自然的主题。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社会动荡与权力中心的腐败使得许多士人向往隐逸生活,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道教的向往与对世俗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清新脱俗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清虚”和“玄元七字书”引出对道教哲学的探讨,显示出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尤其在提到“已能绝粒无饥色”时,诗人不仅在字面上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超脱,也暗示了他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接下来的“便欲去随为弟子”,则透露出他对师道的尊重与学习的渴望。
诗中通过对比“不到权门到寺频”,展现了诗人对权力与世俗的拒绝,强调了他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进一步加深了诗的主题。特别是“清仪称是蓬瀛客”,展示了诗人理想中的人生态度,既不羡慕权贵,也不愿沉迷于世俗的纷扰。
整首诗清新流畅,意境深远,充满了对道教哲学的思考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充分体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与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到来常听说清虚:表达诗人对清净无为的道理有所耳闻。
- 手把玄元七字书:强调诗人对道教经典的掌握。
- 仙籍不知名姓有:表示他对修道资格的渴望,但无名无姓。
- 道情惟见往来疏:道教的真实情感与交流稀疏。
- 已能绝粒无饥色:已超脱物质欲望,达到精神满足。
- 早晚休官买隐居:渴望辞去官职,过隐居生活。
- 便欲去随为弟子:愿意追随师傅,学习道理。
- 片云孤鹤可相于:希望如孤鹤一般自在。
- 街西静观求居处:在街西寻找隐居之地。
- 不到权门到寺频:不愿去权贵之家,而常去寺庙。
- 禁掖人知连状荐:权贵的推荐已成习惯。
- 国庠官满一家贫:国学的官职已满,但自己仍家境贫困。
- 清仪称是蓬瀛客:自认为是理想中的隐士。
- 直气堪为谏诤臣:直言敢谏,堪为忠臣。
- 自顾无成年渐长:自我反省,意识到年岁渐长。
- 报恩惟愿杀微身:希望以微薄之身回报恩德。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片云孤鹤”,比喻自由与孤独的理想生活。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称结构,增强韵律感。
- 设问:通过反问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世俗权力的拒绝,以及对道教哲学的追求,体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和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虚:象征无为的理想状态,体现道教思想。
- 孤鹤:象征自由、孤独的生活,表达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 寺庙:代表精神寄托与清净生活的场所。
- 蓬瀛客:象征理想中的隐士,体现追求自由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清虚”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道教哲学
- B. 一种生活方式
- C. 一个人的名字
- D. 一种食物
-
诗人希望辞去官职,追求的生活方式是?
- A. 仕途
- B. 隐居生活
- C. 商业活动
- D. 游历四方
-
诗中提到“片云孤鹤”,意在表达什么?
- A. 孤独的生活
- B. 自由与理想
- C. 对世俗的厌倦
- D.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王维《终南山》:同样表达隐逸生活的理想,展现自然的美与内心的宁静。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述理想中的隐逸社会,表现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与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道教与中国文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