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6:01:53

怜凄切。

芳茗甜香时不绝。

时不绝。

殷勤鱼雁,妆台只赤。

深愁梦与秦娥说。

梅花影里凭肩立。

凭肩立。

闺房林下,清神秀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怜凄切。芳茗甜香时不绝。时不绝。殷勤鱼雁,妆台只赤。深愁梦与秦娥说。梅花影里凭肩立。凭肩立。闺房林下,清神秀色。

白话文翻译:

怜惜那凄凉的情绪,芳香的茶水在此刻不断弥漫。不断弥漫的香气中,殷勤的鱼雁传递着情意,妆台上唯有红色的妆容。我的深深忧愁与那位秦娥诉说,梅花的影子下我们肩并肩站立。肩并肩地,在闺房林下,神清气秀,格外美丽。

注释:

  • :怜惜,怜悯。
  • 凄切:形容情感凄凉而深切。
  • 芳茗:香气四溢的茶。
  • 鱼雁:古代用鱼和雁作为传递书信的比喻,表示问候。
  • 妆台只赤:妆台上仅有红色的妆容,可能指一种情感的渲染或表达。
  • 深愁:深重的忧愁。
  • 秦娥:古代美女的代称,这里可能指诗人心中理想的女子。
  • 梅花影里:梅花的影子,象征着清冷与孤独。
  • 凭肩立:肩并肩站立,亲密的姿态。
  • 清神秀色:清新脱俗的美丽。

典故解析:

“秦娥”指代美丽的女性,在古诗词中常常用以表达对美的向往与追求。“梅花影”则常用以象征清高、孤独的情怀,尤其是在冬寒中绽放的梅花,更加突显出坚韧与孤寂的美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贞立(1640-1713),字梦阮,号贞立,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以婉约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的向往。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风气渐趋开放,文人对情感的表达变得更加细腻与温柔。这首诗在情感上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深情往事的追怀。

诗歌鉴赏:

《忆秦娥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往事的怀念。开篇“怜凄切”,便将情感基调定在一种温柔而又凄凉的境地,接着通过“芳茗甜香时不绝”描绘出一种美好而又令人惆怅的场景,仿佛身临其境,能嗅到茶香,感受到那种甜美的柔情。

“殷勤鱼雁,妆台只赤”将思念的情感具体化,鱼和雁的传递犹如心意的交流,妆台上只剩下红色的妆容,则暗示着一份未了的情缘,饱含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深愁梦与秦娥说”一句,将梦与思念结合,表达了对理想中女子的倾诉。最后的“凭肩立”与“清神秀色”则以优美的意象结束,描绘出一种理想中的亲密关系,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有对内心深处忧伤的独白,体现了清代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怜凄切:开头便用“怜”字,表明对情感的敏感。
  2. 芳茗甜香时不绝:描绘出一种温暖的环境,暗示着美好与柔情。
  3. 殷勤鱼雁,妆台只赤:用意象传达情感,鱼雁象征着思念与交流,妆台则暗示着内心情感的渲染。
  4. 深愁梦与秦娥说:表达内心的深切忧愁,向理想中的女子倾诉。
  5. 梅花影里凭肩立:用梅花的影子突显孤独与清高,肩并肩的姿态则表达亲密感。
  6. 闺房林下,清神秀色: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映衬出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鱼雁”比喻思念的传递。
  • 拟人:如“芳茗甜香”,让茶水有了生命。
  • 对仗:如“凭肩立”与“清神秀色”,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念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之美的追求,对过往情感的怀念,以及对生活中细腻情感的敏感,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又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孤独。
  • 鱼雁:象征思念与情感的传递。
  • 妆台:象征内心的情感表达与渲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怜凄切”中的“怜”字表示什么?

    • A. 喜欢
    • B. 怜惜
    • C. 恨
  2. “芳茗甜香”指代什么?

    • A. 茶香
    • B. 酒香
    • C. 花香
  3. “凭肩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疏远
    • B. 亲密
    • C. 不满

答案:

  1. B. 怜惜
  2. A. 茶香
  3. B. 亲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林黛玉的《葬花吟》,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人生的感慨。
  2.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流露出对过去的追忆与情感的细腻描绘。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描绘孤独与美,但风格上更加豪放,体现了不同的情感表达。
  • 杜甫《春望》:表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与顾贞立的个人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
  2. 《顾贞立研究》
  3.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