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一》
时间: 2025-01-01 17:33: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腊雪春霖报岁丰。
等闲欢意少人同。
湘帘燕子双双剪,
别院桃花阵阵风。
浮凿落,唱玲珑。
临歧不惜醉颜红。
抟沙聚散寻常事,
只当相逢是梦中。
白话文翻译:
腊月的雪和春天的细雨预示着丰收的年头。然而,欢乐的心情却少有人同享。湘江边的帘子下,燕子成双飞舞,别院中的桃花在阵阵春风中摇曳。浮光掠影,仿佛在唱着玲珑的曲调。临别时不惜让脸上红晕更深,只当这相逢不过是梦中的一场幻影。
注释:
- 腊雪:指腊月的雪,象征寒冷的冬季。
- 春霖:春天的细雨,暗示着生机的来临。
- 湘帘:湘江的帘子,指代湘江地区的景色。
- 浮凿落:形容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样子。
- 玲珑: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 抟沙聚散:比喻人生的聚散无常。
- 梦中:暗示相逢的虚幻和短暂。
典故解析:
- 腊月:古代农历的最后一个月,通常与丰收、寒冷相关。
- 桃花:在中国文化中,桃花常象征着爱情和春天的生机。
- 燕子:燕子在古诗中常常象征春天的到来,寓意着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之琦,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的动荡年代。他的诗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鹧鸪天》系列诗作多描绘春天的景象,表现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来临之际,诗人看到自然复苏、人与人之间的相聚而写成,体现了对欢乐与孤独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用“腊雪春霖”对比了寒冷的冬季和温暖的春天,暗示了季节更替带来的丰收希望,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少人同”的孤独,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微妙情感。接下来的“湘帘燕子双双剪”,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动景象,同时也隐喻了人际间的情感交织。
而“浮凿落,唱玲珑”则通过音乐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轻快的生活气息。最后两句“抟沙聚散寻常事,只当相逢是梦中”,诗人似乎在反思人生的聚散无常,将相逢视为瞬息即逝的梦境,让整首诗在欢快的表象下,潜藏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整体来看,诗歌在轻柔的词句中蕴含了浓浓的哲理与思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腊雪春霖报岁丰:冬季的雪和春季的雨预示着丰收的年头。
- 等闲欢意少人同:在这种丰收的喜悦中,实际上欢喜的人却很少。
- 湘帘燕子双双剪:描绘了湘江边的帘子下,燕子成双飞舞的生动场景。
- 别院桃花阵阵风:别院中的桃花在春风中摇曳,生机勃勃。
- 浮凿落,唱玲珑:水面上波光粼粼,仿佛在唱着悦耳的曲调。
- 临歧不惜醉颜红:即使在分别之时,也不在乎脸上的红晕,表现出对情感的投入。
- 抟沙聚散寻常事:人生的聚散离合本是常事。
- 只当相逢是梦中:将相遇视为梦境,表达了对短暂相聚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的聚散比作“抟沙”,表现出无常。
- 拟人:桃花与燕子似乎有了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揭示了欢乐与孤独并存的复杂情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着寒冷和严酷,亦可代表时间的流逝。
- 春霖:代表希望和生机,暗示着新生。
- 燕子:象征爱情、春天的到来。
- 桃花:象征爱情与春天的生机,富有美好寓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腊雪春霖”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冬季的寒冷
- B. 春天的温暖
- C. 丰收的希望
- D. 孤独的心情
-
诗中的“湘帘燕子”指代什么?
- A. 地方的风土
- B. 春天的生机
- C. 相聚的友人
- D. 诗人的思念
-
“抟沙聚散寻常事”意指?
- A. 人生的聚散无常
- B. 生活的琐碎
- C. 亲情的流失
- D. 友情的珍贵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如梦令》和《鹧鸪天》均描绘了人生的短暂与美好。李清照的作品在情感上更为细腻,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体验,而周之琦的《鹧鸪天》则通过春天的意象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周之琦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