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馆闻雁别友人》
时间: 2025-01-19 15:31: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旅馆闻雁别友人
作者: 赵嘏 〔唐代〕
路绕秋塘首独搔,
背群燕雁正呼号。
故关何处重相失,
碧落有云终自高。
旅宿去缄他日恨,
单飞谁见此生劳。
行衣湿尽千山雪,
肠断金笼好羽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天的旅馆中,思念友人,感受孤独的情感。诗人独自一人,绕着秋天的池塘,心中烦躁不安,身边的燕子和雁群在空中鸣叫,显得格外显眼。故乡的方向在哪里,我们再次失去联系,天上的云朵高高在上,似乎永远无法再见。旅途的住宿让人对未来的离别感到无奈和遗憾,孤独的飞行又有谁能理解我这一生的辛劳?身上的衣服已经湿透,像是经历了千山的雪,心中痛苦如同金笼中的美丽羽毛,被困无处展翅。
注释:
- 路绕:指道路环绕,表示环境的幽静和孤独。
- 秋塘:秋天的池塘,意象萧瑟,寓意忧伤。
- 背群燕雁:指身后飞翔的燕子和雁,象征友人和故乡的离去。
- 故关:故乡、故地,思念之情的寄托。
- 碧落:指天空,寓意高远。
- 去缄:指离去的封闭感。
- 肠断:形容心中极度的痛苦。
- 金笼:比喻美丽的羽毛被困,暗示无法飞翔的无奈。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表达的情感与传统的游子思乡、离别愁苦的主题相呼应,反映了唐代士人对友情和故乡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嘏(约 703年-758年),字子云,号行云,唐代诗人,以五律和绝句见长。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表现出游子对故乡、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赵嘏的旅途中,可能是在与友人分别后,思念之情的涌动下写成。唐代是一个盛世,士人往往出游,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故乡的惆怅。开篇的“路绕秋塘首独搔”设置了一个孤独的场景,诗人独自徘徊,心中烦躁,而周围的燕雁则成为他孤独的伴侣,象征着友人的离去。接下来的“故关何处重相失”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与友人失去联系的惋惜,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厚度。
“旅宿去缄他日恨”一语,既表达了对未来离别的无奈,也暗示了对往日友情的珍视。最后两句以“行衣湿尽千山雪”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肠断金笼好羽毛”则是对美好事物无法展翅的无奈之感,给人以深刻的思考。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展现了游子在秋日旅途中的孤寂与思念,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路绕秋塘首独搔:诗人独自一人,围绕着秋天的池塘,心中烦乱。
- 背群燕雁正呼号:身后飞翔的燕子和雁群,象征着友人的离去,发出鸣叫。
- 故关何处重相失:对故乡的惆怅与对友人失联的感慨。
- 碧落有云终自高:天空高远,象征着理想与追求,心中却难以飞翔。
- 旅宿去缄他日恨:在旅馆的宿泊让人对未来的离别感到无奈与遗憾。
- 单飞谁见此生劳:孤独的飞行,谁能理解自己这一生的辛劳与苦楚。
- 行衣湿尽千山雪:身上的衣物湿透,象征旅途的艰辛。
- 肠断金笼好羽毛:美丽的羽毛被困在金笼中,寓意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金笼”比喻无法自由飞翔的美好,表现出无奈感。
- 拟人:燕子和雁的鸣叫赋予它们生命,反映出诗人的情感。
- 对仗:诗中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孤独和思念的描绘,展现了游子在异乡的无奈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塘:象征孤独与思念,暗示秋天的萧瑟。
- 燕雁:象征友人和故乡,代表着离别与思念。
- 碧落:代表理想与追求,映射诗人的内心渴望。
- 金笼:象征美好的事物被困,表现出无奈与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背群燕雁”象征什么? a) 友人的离去
b) 自然的景色
c) 诗人的孤独 -
诗中提到的“肠断金笼好羽毛”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和痛苦
c) 安宁 -
诗人是在什么场景下写的这首诗? a) 自家庭院
b) 旅馆
c) 田野
答案:
- a) 友人的离去
- b) 无奈和痛苦
- b) 旅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李白《夜泊牛头》
- 李商隐《夜雨寄北》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别》: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更多侧重于友谊与送别的场景。
- 李白《夜泊牛头》:以夜晚的景象传达思乡之情,侧重于对故乡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