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闺秋被命东归少穆尚书以诗赠行次韵却寄 其一》

时间: 2025-01-01 18:21:54

秋净天山正合围,忽传宽大许东归。

余生幸保精魂在,往日沈思事业非。

遇雨群疑如并释,抟风独翼让先飞。

河梁自古伤心地,无那分携泪满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癸卯闺秋被命东归少穆尚书以诗赠行次韵却寄 其一 邓廷桢 〔清代〕

秋净天山正合围,忽传宽大许东归。 余生幸保精魂在,往日沈思事业非。 遇雨群疑如并释,抟风独翼让先飞。 河梁自古伤心地,无那分携泪满衣。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天空清澈,天山正适合围猎,忽然传来宽恕的命令允许我东归。 庆幸余生能保全精神与灵魂,回想起过去深思的事业已不再重要。 遇到困难时众人的疑虑仿佛一并消释,独自一人却要先飞翔。 自古以来,河梁就是令人伤心的地方,无奈分离时泪水沾满了衣襟。

注释

  • 秋净天山正合围:秋天的天空清澈,天山适合围猎。
  • 忽传宽大许东归:忽然传来宽恕的命令允许我东归。
  • 余生幸保精魂在:庆幸余生能保全精神与灵魂。
  • 往日沈思事业非:回想起过去深思的事业已不再重要。
  • 遇雨群疑如并释:遇到困难时众人的疑虑仿佛一并消释。
  • 抟风独翼让先飞:独自一人却要先飞翔。
  • 河梁自古伤心地:自古以来,河梁就是令人伤心的地方。
  • 无那分携泪满衣:无奈分离时泪水沾满了衣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邓廷桢(1776-1846),字维周,号少穆,清代文学家、政治家。他曾任官至尚书,后因政治斗争被贬。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遭遇和社会现实,风格沉郁顿挫。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邓廷桢在被贬后,接到宽恕命令允许他东归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过去事业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分离的无奈和悲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和个人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事业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秋净天山正合围”描绘了秋天的宁静和壮丽,而“忽传宽大许东归”则突显了诗人内心的惊喜和希望。后两句“余生幸保精魂在,往日沈思事业非”则反映了诗人对过去深思熟虑的事业的放弃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最后两句“河梁自古伤心地,无那分携泪满衣”则表达了诗人对分离的无奈和悲伤,情感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净天山正合围:描绘秋天的宁静和壮丽,暗示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期待。
  2. 忽传宽大许东归:突显了诗人内心的惊喜和希望,宽恕的命令带来了新的生活希望。
  3. 余生幸保精魂在:表达了诗人对余生的庆幸和对精神与灵魂的珍视。
  4. 往日沈思事业非:反映了诗人对过去深思熟虑的事业的放弃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5. 遇雨群疑如并释:比喻在困难面前,众人的疑虑仿佛一并消释,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
  6. 抟风独翼让先飞:比喻独自一人却要先飞翔,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积极态度。
  7. 河梁自古伤心地:表达了诗人对分离的无奈和悲伤,情感深沉。
  8. 无那分携泪满衣:表达了诗人对分离的无奈和悲伤,情感深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遇雨群疑如并释”,将困难比喻为雨,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
  • 拟人:如“抟风独翼让先飞”,将风拟人化,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积极态度。
  • 对仗:如“秋净天山正合围,忽传宽大许东归”,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过去事业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分离的无奈和悲伤。通过秋天的景象和个人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惊喜、庆幸、放弃、信心和悲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净天山:秋天的宁静和壮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期待。
  • 宽大许东归:宽恕的命令,象征着新的生活希望。
  • 精魂:精神与灵魂,象征着诗人对余生的珍视。
  • 河梁:分离的地方,象征着诗人对分离的无奈和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秋净天山正合围”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的宁静 B. 秋天的宁静和壮丽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2. 诗中“忽传宽大许东归”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失望 B. 愤怒 C. 惊喜和希望 D. 悲伤

  3. 诗中“余生幸保精魂在”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珍视? A. 财富 B. 地位 C. 精神与灵魂 D. 家庭

  4. 诗中“河梁自古伤心地”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无奈和悲伤? A. 战争 B. 分离 C. 贫困 D. 疾病

答案

  1. B
  2. C
  3. C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 李白《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孤独的感受。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邓廷桢的这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了国家的动荡,而邓廷桢的诗更多地反映了个人遭遇。
  • 李白《静夜思》与邓廷桢的这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分离的无奈和悲伤,但李白的诗更多地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而邓廷桢的诗更多地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选》
  • 《邓廷桢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